记者9月2日从乾县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该局近日在县城城关街办草谷村村口对一新发现古墓碑进行了保护性发掘,经确认,该墓碑为关学大家杨府奂墓碑铭,发掘现场同时还有另一块古墓碑,墓主身份待考。
8月15日,乾县文化和旅游局接到群众反映,称在乾县城关街办草谷村村口的一座石桥边发现元代关学大家杨奂先生墓碑。乾县文化和旅游局立即派专家现场查验,确认墓碑为杨奂墓碑。经过与村委会协商,8月21日,乾县文化和旅游局对杨奂墓碑进行了保护性发掘。
据了解,这个慧眼识珠的“反映群众”并非普通群众,而是来自一个关学研究团队。他们是在探访关学大儒杨奂遗存的研学之旅中发现杨奂墓碑的。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团队负责人张亚林还原了当日杨奂墓碑发现过程:他们在乾县草谷村寻访时,得知杨奂墓已在解放后被夷为平地,墓前原有的石碑、石人、石马均已遭到损坏,不知所踪。一位年长的村民告诉他们,村口石桥边有一块石碑,自解放后至今一直存在,但无人知晓是谁的墓碑。在老人的带领下,张亚林一行在小桥边找到了石碑。
当时,石碑平铺在石桥边,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清理、冲洗之后,碑首露出“杨府奂墓碑铭”六个篆书字体,碑文中的部分字体已经漫漶。他们在对碑文进行仔细辨认和研究之后,断定该墓铭系元代刊刻,墓碑主人正是他们此次要探寻的元代关学传人杨奂先生。
张亚林一行清理墓碑
《杨府奂墓碑铭》的发现,对于研究杨奂个人及其生平,探究元代历史文化、元代关学、元代文学及艺术均具有特别意义。
目前,两块墓碑已保存于乾县人文历史博物馆。随后,乾县文化和旅游局将邀请有关专家对墓碑进行详细论证。(西安新闻网记者 张雅琴 图片 张亚林)
新闻延伸
元好问称杨奂为“关西夫子”
杨奂,杨奂(1186年—1255年),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学者称为紫阳先生。少年时即聪敏过人,学业出众。泰和五年(1205年)秋,复赴长安应试中选。元朝初年,隐居户县郊外终南山下,建紫阳阁,门人弟子百余人,植柳千株,号曰“柳塘”。
杨奂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据《元史》本传中则记载,杨奂所著有《还山集》60卷、《天兴近鉴》3卷、《正统书》60卷,但大多散佚。
杨奂是金元时期有名的关学代表人物,被当时的大文人元好问誉为“关西夫子”,他的学生郝经、姚燧也是元代有名的大儒。
杨奂少年时,十分聪慧,家庭教育出众。传他的母亲经常亲自督教,开发诱导。就是伴学,其母也会过滤挑选,要求其立志学习、有意功名。仕途中,他经常指斥时弊,辞旨痛切,言人所不敢言,揭露当权者贪婪荒淫;他全力执行廉政措施,爱护百姓,纠正官吏贪污及刑罚。杨奂从政15年,清政廉洁,政绩卓著。
杨奂垂墓之年,依然悉心经史。他的居所归来堂藏书甚丰,并置有三级圆转书橱一架,他坐在中间写作,若要查阅文献,便转动书橱,探取要用的书,非常方便。
西安新闻网 张雅琴整理
编辑:融媒体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