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手拉小手 致富路上大步走——袁家村产业扶贫纪实
如今的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不同寻常:村集体资产超过20亿元;年接待游客约60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即便如此,袁家村产业扩张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打造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构想已经付诸实践。目前,省内15家袁家村城市综合体验店都早已营业,山西、青海、新疆等地的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店也陆续开张。
产业蓬勃发展,让袁家村人一直追求的“共同富裕”也更加丰富和广泛。“最初我们是62户286人的共同富裕,后来有3000多户来袁家村打工创业的人,我们带动他们共同富裕。现在我们提出1村带10村,打造‘袁家社区’,带领更多人共同富裕。”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说。
三产带一产联动发展
1月15日上午,袁家村辣椒作坊的负责人陈宏又给李平素打了电话,询问辣椒什么时间能送到。
“辣椒作坊平均每天的零售额约2万元,节假日期间更多,不催怕耽误我们春节备货。”陈宏说。除了零售,辣椒作坊还供应袁家村里各个商铺,以及各大城市综合体验店所需的辣椒面和油泼辣子。2019年,袁家村辣椒作坊全年累计销售辣椒300多吨。这所有的辣椒都是陈宏向周边村、周边县的专业合作社收购回来的。“我们更喜欢用村民自家种植的老品种辣椒,谁家要有,只要品质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全收。”陈宏直言。
李平素负责的眉县宣华农产品合作社已经与袁家村辣椒作坊合作了几年。2019年,袁家村辣椒作坊一半的辣椒是李平素供给的。
李平素告诉记者,袁家村辣椒作坊钟情于当地种植的老品种秦椒6号。礼泉县以苹果、小麦等种植为主,眉县又以猕猴桃种植为主,所以2019年4月,他的合作社以每亩600元的价格在兴平市共流转土地500亩左右,专门种植秦椒6号。辣椒成熟后,李平素以平均每人每天60元的工资雇用当地村民进行采摘。“第一茬辣椒成熟时,天天下雨,大多辣椒都烂在了地里,可把我心疼坏了。”李平素回忆。
2019年后半年,李平素又在新疆流转了2000亩土地种植秦椒。他不仅考虑了天气条件,还考虑了在新疆开设的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店。
在带动周边村、镇乃至县的农业发展中,正如陈宏所言,面粉作坊在8个作坊里居首位。袁家村面粉作坊的负责人王斌告诉记者,2019年,西安市13家城市综合体验店每天要消耗7.5吨左右的面粉。为了保证供应量,袁家村面粉作坊平均每个月需收购125吨左右的麦子,烟霞镇的上古村、高坡村、兴隆村等产麦区,都是他们的主要收购区域,但产量不足,王斌也会通过与淳化县、彬州市、长武县等地的集体合作社合作,发展订单农业。
正因为袁家村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很大,烟霞镇在扶贫产业布局中也着重考虑了这点。烟霞镇副镇长王小龙告诉记者,目前永红村流转土地试种了辣椒、红薯,西屯村发展了大棚种植,并且他们正积极引导山底村的御杏园与袁家村形成产业联动。
入股分红共享成果
2017年5月,烟霞镇副镇长王小龙找到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提出烟霞镇为该镇诚信良好的贫困户每户申请5万元贴息贷款入股袁家村扶贫公司的构想。王创战说:“当时村两委班子成员专门开会讨论了这件事情,一致认为袁家村有能力承担这个责任。”
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商定:贫困户入股后,袁家村扶贫公司每年按本金的15%给贫困户进行保底分红,直到2020年年底协议期满。届时袁家村负责偿还贫困户的入股贷款。王小龙和镇上的相关干部又着手联系了愿意提供贷款的银行。
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后,王小龙便号召各级帮扶力量在各村进行广泛宣传,动员镇上的899户贫困户积极申请。2个月过后,全镇只有40多户贫困户递交了申请。这个结果出乎王小龙的意料:“袁家村的名气,加上贷款是我们政府贴息,这么好的事贫困户怎么就不愿意?”
王小龙要求镇上的结对帮扶干部上门反复给贫困户做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顾虑。“袁家村东周组的一名帮扶干部为了让自己帮扶的贫困户入股,按照贫困户的要求给写了一份保证书。”王小龙说,“本来计划多组织一些贫困户,但最后好不容易才凑了100户。”
2017年7月底,这100户贫困户和袁家村扶贫公司签订了入股协议。为了给贫困户吃一颗定心丸,当年年底,袁家村扶贫公司就给他们分了一个季度的分红。2018年和2019年,他们都拿到了每户7500元的分红。
用入股分红的形式,让更多人共享袁家村的发展成果,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袁家村已经在践行。据了解,2007年以来,袁家村将土地等村集体资产进行股份量化后作为基本股,给村集体保留了38%,把剩余的62%分配到户,平均每户1股;袁家村村集体的公司、合作社、商铺、农家乐可以相互持股,袁家村原住村民和在袁家村创业的商户,都可以入股一家或多家合作社、商铺,形成利益共同体;随着产业版图的扩张,“袁家村”这个品牌“进城出省”,原住村民、在袁家村创业的商户以及周边10个村的村民,都可以入股袁家村的城市体验地和其他品牌输出项目,以实现共同富裕。
搭建平台激发创造力
“我们给周边村的村民免费提供了100个摊位,只要他们的东西不差,能诚信经营,都可以到我们这里来卖。”王创战说,“我们的初衷就是给他们搭建一个自力更生的平台。”
为了统一管理,袁家村给村民提供的摊位被划分成固定摊位、流动固定摊位和流动摊位。在袁家村粉条作坊打工的巩旦旦说,她家的苹果也会拿到袁家村来卖。巩旦旦是烟霞镇东道村的贫困户,她家距离袁家村10多分钟路程。巩旦旦告诉记者,村里游客多,苹果卖得能快一些,而且袁家村里的饮品店很多,店主也会向当地村民订购所需的水果。
巩旦旦在袁家村务工已经3年多,工资从每月2100元涨到了现在的2600元。相比原先在家照看果园的自由,现在她每天固定上下班,除节假日外,每月只可以休假一天。但巩旦旦觉得知足:“现在日子可比以前好过了。”
像巩旦旦一样,如今在袁家村务工的贫困户还有20多人,他们都来自袁家村的邻村,还有50多人在西安的袁家村城市综合体验店里打工甚至创业。
西安赛格袁家村城市综合体验店经营丸子汤档口的赵喜荣在3年前,凭借自己的手艺,击败同时竞争的12个村民得到了这个机会。2018年年底,他如愿住进了自己修的新房里,还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2019年上半年,赵喜荣脱贫退出的书面材料被送到了赛格袁家村城市综合体验店店长郭洪博的手上。1月16日,郭洪博在电话里对记者说:“赵喜荣终于靠自己的手艺过上了幸福生活。”
赵喜荣做的一手好丸子汤,但以前赶大集摆摊销售的方式没给他带来多少收益,也远远供养不起家中一个上初中和一个上高中的孩子。虽有手艺,赵喜荣却家贫如洗,直到袁家村在赛格开设城市综合体验店。
打造农民创业平台,让农民参与到袁家村的发展中,这是袁家村在发展之初就确立的方向。如今,袁家村里的几百户商户,原本是农民的居大多数,王创战说:“袁家村的共同富裕就是共同发展共享富裕。”
陕西日报记者 程伟 见习记者 杨晓梅
编辑:融媒体
忒色 这是一场从历史深处走向现代舞台的国乐新生,5月10日,跟着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优秀演奏家们,在国韵流芳《带你赏国乐》民族音乐会上,一起聆听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光彩 2025-05-07
忒色 2025-04-30
忒色 在这里用餐,仿佛置身艺术展!不管是约会还是和朋友聚会,氛围感拉满,朋友圈 C 位非你莫属!五一来大华 1935,穿梭在历史建筑间,打卡宝藏店铺,收获满满的快乐与美食
2025-04-29忒色 慕思不仅关注您夜晚的深度睡眠,更愿陪伴您白天的每一刻健康生活!”阐述了慕思一直以来对健康睡眠的关注与投入,以及举办本次活动的初心和愿景,将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给更多人,让健康与快乐同行 2025-04-29
忒色 高空俯瞰全景想体验缓缓升空的优雅又想感受360°旋转的刺激 2025-04-22
忒色 摘下被汗水浸透的骑行手套,露出掌心磨出的老茧,王亮亮说,“组织骑行活动的2年多时间里,我见过凌晨3点的灞河,也遇到过暴雨中的同行者 2025-04-18
忒色 记者在西安兴庆宫公园走访时,发现很多游客在牡丹花前作画,闫方煜就是其中的一个 2025-04-18
忒色 “现在电压稳得很!”经营面摊20年的摊主张师傅说,“汇通夜市整体形象明显提升,各种大型LED广告牌做得很漂亮,宣传效果好,灯火通明的感觉美得很!”张师傅说,电力人员经常来各摊位检查用电设备,还会给他们讲解用电安全知识,服务很贴心 2025-04-07
忒色 郧西县地处西安至武当山两大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黄金枢纽位置,西安是郧西重要的客源市场,为借力古都西安文旅“大窗口”,郧西县创新实施“西引力”工程,在西安设立旅游联络处,建设鄂西北旅游集散中心,打造集交通换乘、票务服务、特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