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1月14日电 (记者 田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4日透露,在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窑店镇邓家村南,考古人员找到一条宽逾50米的南北向古道路,为秦帝都咸阳城的路网构成再添实证。
邓家村古道路区域存在大范围的古代遗存,主要类型有道路、窑址及灰坑,出土了大量秦汉遗物,其中道路有上下叠压的二条。
上层道路的踩踏土平均厚0.2米,中间高、东西两侧低,若“鱼脊”状。有南北向车辙痕数组,其中明确对应关系的两股中心间距为1.35米。路面有意掺杂大量残碎小陶片,类似现代道路中的石子。路基垫土坚硬致密,有明显层理和平夯硬面。
下层道路完全被上层道路叠压。路面宽不少于50米。踩踏面平均厚0.15米左右,最薄0.08米,最厚0.2米。留有宽4.5厘米的西南至东北斜向车辙印痕。路基垫土有意掺杂细沙,经过夯打,一般厚0.2米,最厚0.35米。
这两条道路总体走向为东北至西南。根据出土遗物判断,上层道路的时代不早于西汉晚期,下层道路为秦汉时期。道路有多次修整,反复利用。文献记载,秦始皇修建驰道,“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隐以金椎”就是用铁夯捶打路基。邓家村古道路使用夯打加固,尤其是下层掺杂细沙,不仅增大了路基的渗水性,又可在干燥的环境下越发坚硬,是“厚筑其外,隐以金椎”的写照。结合宽度50米以上的规模,可见道路应为官建大道。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古道路,又被考古人员戏称为“帝国大道”。沿道路延伸趋势,向北正对秦都咸阳城六号高台宫殿建筑基址,并与以往所知的东西向道路相接,再向北即为西汉高祖长陵;向南偏西恰与汉长安城之厨城门外的古桥相对,符合连接渭河南北的要求。
厨城门古桥规格巨大,横跨渭河,可能始建于秦代。是沟通渭北咸阳宫、渭南兴乐宫(汉长乐宫)的交通枢纽。邓家村发现的古道路有可能是连接秦都咸阳南、北城区的重要交通干道,甚至还有可能是西汉长安城至五陵塬甚至更北区域的一条交通主道。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秦都咸阳城内的路网至少有南北向的二条、东西的向一条,宽度一般都在50米左右。(完)
编辑:融媒体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