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秋景,正在西安市雁塔区雁南公园徐徐铺展。雁塔区文联“去有枫的地方”主题采风活动在此启幕,60余名美术家、摄影家、诗人等文艺工作者携画板、相机与纸笔赴约,用艺术定格雁塔秋韵,让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交融共生。

雁塔区文联“去有枫的地方”主题采风活动
步入雁南公园,红枫似火、橙枫如霞,与蓝天绿草构成天然调色盘。文艺工作者们迅速分散,一场“与枫对话”的创作即刻展开,其中诗词与书法的碰撞尤为动人。
“林影参差小径斜,廊桥曲折艺人夸。笔尖勾勒三秋景,霜叶红于二月花。”诗词学会会员郝林玉望着廊桥游人、写生画师,灵感迸发写下《雁南公园采风所见》。强聪英写下《雁南公园赏枫》:“闻说雁南枫景嘉,廊桥徐步赏丹霞。游人笑逐晴云里,霜叶红于二月花。”身旁同伴纷纷称赞:“‘廊桥’‘丹霞’写活了雁南景致,游人的灵动也藏在诗中,真好。”

书法家们挥毫成书,诗词与书法的碰撞为秋景添了几分雅韵。
现场20余首即兴诗作,皆以“霜叶红于二月花”点睛,千年名句与眼前秋景共振。书法家们随即铺纸研墨,将诗作挥毫成书,临时“枫林书展”引得游人驻足,墨香混着枫香随风飘散,为秋景添了几分雅韵。

雁塔区文联“去有枫的地方”主题采风活动,美术家们现场写生,创作出一幅幅鲜活的画作。
活动现场,不同门类的文艺工作者各展所长,相映成趣。美术家们选取园区内风景绝佳的角落搭建写生点,以细腻笔触勾勒枫景与公园生态;摄影家们用镜头捕捉叶片特写、光影变化及游人与秋景互动的鲜活瞬间;古琴弹奏家在树下临影间弹奏出美妙音符。

现场写生
雁塔美协理事景维义在缓坡支起画板,铅笔快速勾勒:“家门口的风景就是幸福底色,我要画出枫叶的红与生活的红火。”半小时后,画板上已浮现出“带着阳光温度的红枫”。美协会员李晓波以芦苇荡为背景,将眼前风景尽数入画。公园里彩叶斑斓,闲步的游人笑语盈盈,远处矗立的雁塔区“两馆一中心”轮廓分明,这些景致在画家笔下尽数交融,定格成一幅鲜活灵动的雁塔秋日全景图。
“不只是拍景,更要拍人与枫的温情。”摄影家陆学芬的相机里,既有阳光穿透枫叶的特写,也有游人行走其间的温馨画面。她坦言,有组织的采风让同行交流更畅快,“这些互动场景,才是‘幸福雁塔’的真实模样”。

艺术碰撞间,灵感不断迸发

写生现场
夕阳为枫林镀上金边,采风活动近尾声。美术家的画板上景致斑斓,摄影家的相机里存满“秋日限定”,书法家的笔下字句泛着温润墨香……雁塔的生态之美与文化之暖,已藏进每一笔色彩、每一帧光影、每一句诗行。

雁塔的生态之美与文化之暖,已藏进每一笔色彩、每一帧光影、每一句诗行。
“此次采风活动是一次文艺创作活动,也是雁塔区艺术赋能生态宣传的一次生动实践。”雁塔区文联主席张亚军说,依托“枫红映雁塔”第三届幸福雁塔枫叶季这一成熟的文化品牌,活动通过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为品牌注入了更丰富的内涵,让“幸福雁塔”的形象更立体、更鲜活。
据悉,后续优秀作品将通过线上集中展示。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人看到雁塔的生态之美、人文之暖,让枫红映雁塔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更加深入人心。
编辑:朱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