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2025年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暨安全生产工作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
2024年,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扎实开展客运秩序整治,动态调整主城区17处重点区域,北客站派驻式执法、开发区联动执法、重点景区(高校)疏堵结合等执法试点取得良好效果。与交警、文旅、公安、城管建立五方联动协作机制,与宝鸡、榆林、商洛等地市建立跨区域联动机制,开展联合行动270余次,查处“黑车”3162辆,处罚案件814起,全市非法营运类投诉同比下降27%,17处重点区域同比下降48.4%,全市客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全年新开调整线路102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27.5%。因地制宜开通家校直达、地铁接驳等80余条特色线路,畅通市民、游客、师生出行“最后一公里”。建立省际包车业务“周末不打烊”服务举措,推行“双减一优”机制(减环节、减资料、优流程),激发企业凝聚力。创建“星级维修企业”20家,“明星驾校”7家。
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深入推进驾培计时与公安考试系统对接运行,研发上线驾培公众服务平台及微信小程序,持续发挥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功能和作用,驾驶员四类重点违法违规行为(抽烟、接打电话、疲劳和超速行驶)季度报警数同比下降88%。
2025年,西安交通运输执法系统这样干>>>
2025年,支队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扎实推进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组建行政执法案件综合处理中心,变多窗串联为同步并联,深入贯彻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建立典型案例分析研判和通报制度,强化“以案释法”。至少打造2处法治文化阵地,有效发挥“有形”阵地的“无形”作用。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建立与铁路法院的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持续推动强制执行落实,强化“行刑衔接”,打通与公检法三部门的联合机制,激发执法活力。强化依法行政,持续规范客运市场秩序,深入推进超限超载治理,全面加强路政执法工作。
持续深化公路客运枢纽转型发展,拓展多样化客运服务,研究推动班车客运定制服务创新发展,构建灵活便捷、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定制客运服务体系,形成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持续优化公交线网,进一步强化公交、轨道交通接驳联系,探索“微公交”“定制公交”试点服务,开通通勤、通学、旅游、就医、娱乐等5类公交线路40条,让群众更多的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开展“放心汽修”品牌创建活动,至少打造6个规范化、标准化示范企业,营造阳光、透明的汽修消费环境。紧盯行业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实现全市涉气汽修企业水性面漆源头替代100%。深化驾培行业创新发展,培育2个“智慧驾校”,组织开展智能机器人教练车应用试点。
推动监管方式创新。持续深化实现线上巡查、线下靶向执法“双场景应用”。深化省执法系统应用,实现行政处罚案件100%线上办理,办案数据及卷宗100%线上查询,案件录入率达到100%,执法装备使用率达到95%以上。全面推动“西安驾培公共服务平台”运行,实现驾驶培训监管和服务信息化、便民化、公开化、智能化。
编辑: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