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贺桐)今天(8月7日),西安市综合减灾科普馆开启网络预约,这是西安市首个大型综合性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体验馆,共分为灾害科普区、灾害实训区、公共安全区、自救互救区和儿童体验区五大主展区。展馆以西安地理地域特性为基础、以地球空间全视觉为主题,全方位面向公众科普各类地域灾害、宣传各类避灾自救知识、提高公众社会安全知识为目的。
西安市综合减灾科普馆位于曲新区翔鸿路1号,占地约27亩,总建筑面积为13890平方米,主要建设综合科普馆、室外培训演练场地等基础设施。馆内展陈面积约为8817平米,由序厅、自然灾害区、儿童体验区、公共安全区、自救互救区、4D影院、临展区等展厅组成,涵盖气象、地震、洪涝、交通、消防、日常安全等内容。
为了创新体验模式,展馆致力于科普宣教与实训演练相结合,通过运用VR、AR等科技手法,通过动感影院和大型场景复原,帮助参观人员了解各类灾害的成因,提高认识灾害的能力,掌握避险逃生的技能;是社会公众认识和学习防灾、减灾、避灾知识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展馆以主体化空间氛围做吸引,从地球全局角度讲述各类灾害,形成系统的认知链。同时结合新科技新技术,展开创新体验模式。摒弃传统科教馆的静态教授模式,开展丰富的实训活动,融合游戏积分制,让观众在实训过程中掌握避险逃生急救能力。
其中,灾害科普区主要从西安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城市发展等因素,综合分析包括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灾害和海洋灾害在内的成因、特点、破坏及预防方法。
灾害实训区主要包括灾害剧场、综合实训、大风暴雨体验和救援物资展示等内容,通过视听模拟、现场操作训练等体验式教学,达到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及能力。
公共安全区通过展示、模拟、实验和体验实训等方式,提升民众面对常见火灾、交通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等突发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自救互救区主要讲解红十字起源、救护技能及应急处理。让参观者学习常见急症及意外伤害的初步分析判断,现场体验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急救措施。
儿童体验区将摒弃成年人的认知,以全新的儿童的视角讲述身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提醒儿童在不同的情景下该如何确保自身安全。通过搭建场景模型打造一座“微缩安全城市”,结合丰富的互动课程和亲子课堂小朋友可以体验到精彩多样的互动项目,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居家安全、社区安全以及各种危险场所的应对办法,树立儿童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安全应急综合素质,保护自身安全。
编辑:贺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