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在这种时期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啥也不想吃,还有一种是啥也想吃,特别是一些比较刺激的食物,烤串、麻辣烫、小龙虾……再来几杯冰饮料。然而,没有什么比消化不良更打击一个“吃货”了。西安市红会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提醒,夏季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一些错误做法千万使不得。
不良习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哪些习惯会引起消化不良呢?红会医院消化内科南雨介绍,夏季气温较高,利于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再加上夏天人的胃口会变得差一些,常常会有剩饭剩菜,有些节约的人会习惯把吃剩的饭菜第二天再加热一下食用。这些剩菜剩饭可能含有很多致病菌,进食后很容易引发胃肠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
还有很多人会贪凉,偏好喝冰奶茶、冰汽水,冰箱里存放的都是冰牛奶、冰西瓜,从外面炎热环境中回到家里先吃上几口冰镇水果或饮料,感觉全身舒爽。殊不知,人的身体本来就是一个综合系统,脾胃喜暖怕凉,过度贪凉会造成脾胃损伤,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而且夏天开空调时,温度过低也会导致肠道蠕动紊乱。
很多人一到天气热的时候,就不想吃东西,等到饿了才随便找点东西吃,如此一来,饮食的时间不正常、量也不正常。还有些人夏天常常光顾大排档,摄入高油、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暴饮暴食,增加胃肠道负担。同时,熬夜也会打乱胃肠道昼夜规律。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跑步是一件对身体健康有益的事情。但南雨表示,饭后直接去跑步的方式,会因为剧烈运动刺激肠胃过快蠕动,从而增加消化不良的反应。同时,还容易出现岔气。还有,饭后喝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吃饭时应配有汤,这样有助于溶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小肠的消化吸收。
养成好习惯促进肠胃消化
南雨提醒,长期消化不良会出现眩晕、腹泻、体重减轻、腹痛、腹胀等现象。因此,日常一定要养成好习惯,既促进肠胃消化,又要让身体更轻松。
水分是人体内所有反应的搬运工,没有水分的参与,很多反应都无法有效进行。而夏天天气热、出汗多,体内水分消散也随之增多,如果水分不足或得不到及时补充,很容易降低体内消化反应的速度,还容易造成便秘。所以,夏天一定要注意多喝水、及时补水。我国最新的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喝水1500-1700毫升,大约是8杯水。同时还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所以,最好多吃谷物、蔬菜和水果。最新膳食指南推荐每天要吃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粗粮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每天保证吃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应占一半;每天吃水果200-350克新鲜水果,同时要经常吃豆制品和坚果。
高脂肪食物,如薯条、烧烤等,由于脂肪含量高,消化吸收的难度也更大一些,会增加肠胃负担。建议平时尽量少吃油比较多的食物,吃肉尽量吃瘦肉和鱼肉,也要少吃油炸和烧烤食物。
很多人喜欢无辣不欢,但南雨认为,是最好还是少吃辛辣食物,因为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肠胃,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很多人在吃辣椒后,就会觉得肚子不舒服,严重的人会跑到厕所“一泻千里”,就是因为结肠细胞受到了辣椒素的刺激。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相
编辑: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