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16时,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普通外科联合麻醉团队完成首例在腹腔镜下为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实施保脾手术,不仅成功将患者破裂出血的脾脏止血,同时顺利保留了脾脏,标志着该院在对创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脾是腹腔内最容易受损的器官,脾损伤(splenic rupture)约占腹部创伤的40%-50%,并伴有一定的病死率,尤其是合并多发伤或复合伤的患者。随着对脾脏功能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及诊治方法的进步,脾损伤的治疗方式呈现多样化及个体化的特点,各类脾保留手术逐步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3岁女性患者,以“外伤致上腹痛10小时”为主诉,急来我院就诊,查全腹CT示:脾脏形态及密度改变,考虑脾破裂出血,肝周、双侧结肠旁沟、部分小肠肠间隙及盆腔内积液并周围腹腔内渗出性改变,结合外伤史考虑创伤性脾破裂。
普外科紧急启动创伤救治绿色通道,并向科主任汇报患者病情。普外科陈怡主任查看患者伤情,考虑患者年龄小,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判断出血量缓慢,于是决定先进行腹腔镜探查术,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再决定是否保留脾脏。
术中探查发现腹腔大量血凝块及新鲜血液,发现脾脏下极结肠面裂伤长约6.0cm,深度约1.0cm以上,创面活动性出血,清理腹腔积血约1600ml,初步诊断:1.创伤性脾破裂 II级 2. 休克早期
术中经讨论决定尝试保脾,由普外科陈怡、薛孝斌、徐俊旨手术团队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凭借精湛的腹腔镜操作技术,采取物理凝固止血法和生物胶粘合止血法,在血泊里利用吸引器和高频电刀,边吸引、边电凝止血,经过几轮激战止血,创面出血逐渐减少,最后有选择性地再次电凝止血后观察10分钟确定无出血后,生物胶喷洒脾脏裂伤电凝止血创面,结束手术。术后患者在医护精心护理下生命体征平稳,腹腔引流正常未见活动性出血。手术团队最终成功地为患者保住了脾脏,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暂且告一段落。
术后,患者在护理和外科医生的通力合作下,身体各项指标逐渐恢复,不日即可出院。本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使普外科科在脾脏损伤诊治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对创伤性脾破裂患者长安区医院普通外科遵循 “ 抢救生命第一 ,保脾第二 ” 及“ 损伤控制 ” 的救治原则,以免因过度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而导致严重后果 。外伤性脾破裂保留脾脏是对手术团队的技术挑战,手术团队术后要承担因出血二次手术风险,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的巨大挑战。
随着该普通外科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西安市交大一附院长安区医院外科医生们也在大胆尝试腹腔镜脾保留性手术。其优点在于:避免开腹手术中对脾脏的搬动和探查加重脾脏损伤;放大的视野有助于探查及诊断,能清晰显示脾上极和脾门处血管分支,便于进行保脾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珍
编辑:融媒体
忒色 7月15日,“2025著名媒体+网红大V恩施行·走进地心谷”活动的探访团成员作为蝶舞清江·恩施地心谷景区全新科技游览项目的首批体验者,在产品全球首发式结束后,搭乘悬崖列车与“探险方舟”,贴壁“飞行”,探秘地心,解锁“地心引力”新体验 2025-07-16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