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老人72道工序古法造纸 记者探访楮皮纸抄制技艺传习所

时间:2022-03-19 18:39:51  来源:西安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西安老人72道工序古法造纸 记者探访楮皮纸抄制技艺传习所

西安新闻网讯72道工序的古法造纸、从水中捞出“纸浆”、晾干后可以承受一公斤压力的楮皮纸……3月19日,记者来到长安区子午街道台沟村的楮皮纸抄制技艺传习所,探访这被誉为造纸手工制作工艺演化进程的活化石的古法造纸术。记者看到,房门上还写着“蔡伦


72道工序的古法造纸、从水中捞出“纸浆”、晾干后可以承受一公斤压力的楮皮纸……3月19日,记者来到长安区子午街道台沟村的楮皮纸抄制技艺传习所,探访这被誉为造纸手工制作工艺演化进程的活化石的古法造纸术。

856884bfccffdaa3c3d53fba88e71400.jpeg

现场:手工造纸整个过程需要72道工序

12日上午11时,记者走进台沟村挂着“纸宝”牌匾的院落看到,院内陈列着石臼、大蒸锅,悬挂有正在晾晒的纸张。65岁的马胜松师傅正在纸浆池前躬身抄纸。初春时节,纸浆池中的水还有些冰冷。每隔一会儿,马师傅就会将已被泡的发白的双手放进一旁的热水中暖一暖。

“仓颉字、雷公碗、沣出纸、水漂帘,这是流传在我们北张村的一首歌谣。”马胜松告诉记者,歌谣中的“沣出纸”说的就是楮皮纸。

楮皮纸制作技艺是传统造纸技艺的一种,使用楮树皮为原料,手工抄制而成。

“造纸的整个过程下来,有18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每个工序都少不了。”马胜松介绍说,一系列的备料过程相当繁琐,包括踏碓、切翻、捣浆、淘浆、下槽、杖槽等工序。而天然楮皮纸纤维长、韧性强,兼具良好的透气性,在潮湿环境下也能保证纸张不霉不腐,不仅写书法不晕染,而且能承受一公斤的拉力。

4171e9ef9540620e28b8fbd9a1cec67b.jpeg

抄纸:“水中捞浆”变做纸

在院子中,马胜松搅拌着纸浆池,熟练地拨开挡板,用竹丝编成的帘子在浆池中轻轻一荡,滤掉水后,帘上便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纸浆膜,再像倒磨具一样倒在旁边一沓纸上,晾干后就是皮纸。

“这个环节看上去轻松,其实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操作掌握不好的话,出来的纸张薄厚就不均匀,既不好看还浪费材料。”马胜松说,抄纸这个过程是古造纸工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把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纸张的质量。

初春时节,山里还微寒,加之周末降温,纸浆池中的水冰得刺骨,手冷的时候,马师傅便把泡得发白的双手放进一旁的热水中暖和一下。

记者看到,房门上还写着“蔡伦一脉”,据长安区文化馆非遗保护利用部主任雷琳毅介绍,目前比较官方的说法是蔡伦在贬谪途中经由此地,发现此处有古法造纸技艺流传,并经蔡伦改进后产生由一帘一纸变为一帘多纸,蔡伦不是造纸的发明者,而是改进者,蔡伦之前就有比较落后的造纸术在此地流传,至于早多少年,无具体考证。但流传至今,长安的古法造纸已被誉为手工制作工艺演化进程的活化石。

3fa152f2a27139b9660cb6561939101c.jpeg

心愿:希望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

目前长安区文化馆认定的传承人有三人,国家级、省级、区级各一人,均还继续延续古法造纸,马胜松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人。2012年,西安市长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这里设为北张村楮皮纸抄制技艺传习所。

据了解,制作楮皮纸是北张村人世代传承的一门古法技艺。以前长安流传着“有女不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站墙根”的顺口溜,因为造纸确实很辛苦。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由手工完成,需要付出超体力的劳动。现在马胜松年纪大了,和妻子两个人每天能出几刀(100张/刀)纸。

马胜松告诉记者,自己家祖祖辈辈都做楮皮纸,现在他和老伴住在当地政府提供的小院子里,继续传承着古法造纸的技艺。

最令他高兴地是,经常会有孩子们在节假日来参观学习,手工作坊成为了非遗传承基地,孩子们不但能了解这种古老的造纸手艺,还可以自己去体验,他觉得自己也算是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但马胜松也有烦心事,因为造纸的收入并不高,下一代不愿意继续传承,虽然儿子曾学过,但是微薄的收入很难留住年轻人,他依然担心这门手艺会失传,希望有人能够来学习这门手艺,他不愿意看到这门老手艺在自己手上断掉。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乐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明

编辑:融媒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恩施地心谷国庆推出“悬崖列车+地心奇航”,双节畅玩文化自然双盛宴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 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开幕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 安康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国际大赛启动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 一座城和一群人的“护鸟情缘”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 恩施地心谷2025重磅升级 “悬崖列车+地心奇航”开启峡谷穿越新纪元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推出三大主题展览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 延安:红色圣地展新姿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 展示经济活力 传播文化魅力 “西安故事”演绎新传奇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

  • 2025第三届中国(西安)先进制造暨数字工业博览会开幕

    忒色 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西安峰会等重点活动,将邀请近百余名行业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5

  • 岐山:“寻周记” 让周文化浸润城市烟火

    忒色 当青铜器饕餮纹饰在研学少年的拓片中浮现,当《诗经》雅韵随啤酒泡沫升腾——这个夏天,岐山县以一场持续4个月的“寻周记”周文化系列活动,让沉睡3000年的周礼文明走出典籍、融入市井,在古今碰撞中奏响新的乐章 2025-08-11

  • 小镇文化焕发新气象

    忒色 长安镇副镇长朱晓静介绍,除了设立文共体分中心外,长安镇按照境内3条河流划分片区,组团式设立3个联合子中心,形成“1+3+N”的文化服务网络 2025-08-08

  • “蒲公英”社区工厂已覆盖陕西40余个社区(村)

    忒色 她创办的陕西嘉林乐世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携手设立“蒲公英”社区工厂,以文创手工钩织为支点,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2025-08-08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