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原称户县,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3个副中心城市之一。近日,笔者深入鄠邑区基层一线,在山水之间感受秦岭保护的成果,在人民的幸福生活中体验乡村振兴的硕果,在企业投资的热潮和称赞声中,倾听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如今,搭乘乡村振兴的快车,鄠邑区以改革奋斗者的本色、奔跑者的姿态,奋力推动全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书写品质新区亮丽答卷。
保护秦岭绿水青山
开启智慧管山“鄠邑模式”
“秦岭生态环境好了,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环境自然也就好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保护秦岭的生态卫士和宣传员。”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王师傅激动地说。正如王师傅所描述,笔者行车环山路,茂密植被覆盖下的秦岭,在山脚下生态人居景观的映衬下,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鄠邑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责任。针对秦岭面积大、地形复杂、深山区域难以监测,生态保护急需智慧化监测的现状,鄠邑区开启“1551N+12345”数字秦岭、智慧管山的鄠邑探索,于2021年7月14日挂牌成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下设秦岭违建警示教育中心、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充分发挥智慧管控中心“天空地”管控优势,集成各行业21类数据,搭建起智慧管山、应急通讯、防汛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管控体系。同时还实行峪口峪道“三色”分类管理,初步形成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大保护格局,达到全覆盖、立体化、智慧化管护秦岭,让秦岭更加宁静、和谐、美丽。
如今,鄠邑区正在脚踏实地写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文章”,扛起秦岭保护政治责任,当好秦岭保护生态卫士,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打造乡村振兴“鄠邑样板”
“我一定会珍惜机会、刻苦学习,找到实际工作中遇到棘手事、困难事的解决方法,争取当好乡村振兴的‘领路人’。”村干部张小战在鄠邑区乡村振兴人才学历提升工程开学典礼上说。当天,鄠邑区228名村干部当起大学生,一起“充电”,提高带富致富的本领,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这只是鄠邑区打造乡村振兴“鄠邑样板”的有力举措之一。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建党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鄠邑区调动全区力量,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聚力优化城乡结构布局、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农村建设、持续整治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实现“生态强区、产业强区、文旅强区、幸福新区”,不断打造乡村振兴的“鄠邑样板”。
“2018年,我带学生做关于陕西关中民风民俗的调研,蔡家坡村风景秀美,完全符合我对陕西关中的印象。”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武小川说,“于是,我们决定在麦田里做一场艺术节。”随着“关中忙罢艺术节”连年举办,蔡家坡村用艺术打开了乡村振兴的大门。
近年来,鄠邑区以渼陂湖、天桥湖、祖庵旅游文化名镇、农民画特色资源为主的文旅产业突飞猛进,以关中忙罢艺术节为抓手,成功举办柳泉桃花节、重阳仙菊文旅节等活动,蔡家坡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祖庵街道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八里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栗峪口村被评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西涝峪口村、青羊务村、坳河村被评为西安市电子商务示范村。伴随着鄠邑区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推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跑出高质量发展“鄠邑速度”
“以前,我们公司如果同时给3家分店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申领发票、银行卡户等业务,不知道要跑多少次才能办好,没想到,现在一天就完成了。”一医药公司的负责人在鄠邑区市民之家拿到全部手续后高兴地说。
近年来,鄠邑区秉持“营商环境只有更优、没有最优”的理念,聚焦企业群众关切,大胆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开展“提效能、优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系列主题活动。全面完成11个街道、18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新建或提升改造工作,实现全区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下沉政务服务事项393项。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帮办代办队伍,实现一对一帮代办60余次、3700余件,显著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以优化营商环境“1+19”系列攻坚提升方案为抓手,聚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六大改革领域,从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知识产权保护等19个指标领域全面提升区域营商环境,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显著提高,市场主体获得感明显增强,商事主体总量持续增加,区域营商环境得到大幅优化改善。
为打造城市品质,全区上下不遗余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三四五”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城市品质全面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交出了一份蓬勃向上的“鄠邑答卷”。
如今的鄠邑区,正在以百米赛跑冲刺的姿态,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王涛 李晗茹
编辑:融媒体
忒色 7月15日,“2025著名媒体+网红大V恩施行·走进地心谷”活动的探访团成员作为蝶舞清江·恩施地心谷景区全新科技游览项目的首批体验者,在产品全球首发式结束后,搭乘悬崖列车与“探险方舟”,贴壁“飞行”,探秘地心,解锁“地心引力”新体验 2025-07-16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