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河长安区段中央公园内河道里水质清澈,两边绿树成荫。(记者 郝钟毓 摄 资料图片)
清水溶溶浸碧空,暖阳孩童入画中。这是近日记者在长安中央公园看到的美景。这条昔日的“污水渠”变成景观河绿波荡漾,而这条令市民游客啧啧称赞的河流,就是公式河,随着项目接近尾声,公式河“变身”计划年底全面完成。
咋治理?三年专项整治计划为公式河“变身”
公式河发源于长安区局连村,流经长安、雁塔、高新、沣东、未央、经开6个行政区及开发区,于经开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附近汇入渭河。排水量每日约140万吨以上,占主城区污水厂排水量约60%。
2018年11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督察期间,指出我市“公式河黑臭水体整治一盖了之,长安段截污管道建设敷衍应对”等问题,对此,西安市高度重视,决心还民良好的生态环境。
经过多次调研考察,公式河专项整治着眼“全流域”,综合考虑“水质量”“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等要素,按照“上游截污美化、中游控源减排、下游生态提质”的建设思路,以截污治污为根本,调水补水为条件,生态建设为提升,努力实现公式河水环境质量快速提升和长治久清。公式河三年专项整治计划总投资估算为61.45亿元,共涉及60个整治项目。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补水以及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
为确保公式河综合治理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市政府成立了公式河综合治理指挥部,将治理任务进行分解,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坚持日报、周报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动态;定期进行督导检查,适时组织召开公式河整治工作推进会,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整治任务进展顺利。目前,公式河整治项目已接近尾声,计划年底全面完成。
啥变化?河中鱼儿游 水质持续达标排放
治理过程中,西安市以河为线,结合城市布局,以线串珠,布设生态节点。在上游,建成了长安中央公园和4处口袋公园;在中游,打造了海绵城市社区,建成了城市生态公园;在下游,建成秦文化主题公园和入渭口湿地公园。全线新增水生态涵养面积1853亩,还市民百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休闲场所,每天吸引大量群众休闲、锻炼,群众满意度直线提升。2019年10月,生态环境部李干杰部长一行检查调研后对公式河治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20年12月,省委书记刘国中对公式河治理方案及进展效果表示肯定。
公式河综合治理是西安市全域治水重要节点工程,如今长期排泄污水的公式河,已经变成了高质量的水景公园,其中公式河长安段环境得到全面提升。依河建成公园,河床铺彩石,河中鱼儿游,河堤栽绿草,河岸鲜花开,处处尽显美景。
这里也成为西安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抬步入园,绿树茂密,树荫清凉,游园绿道上市民漫步,冬日暖阳下,不时有孩童奔跑而过,三五老人坐长椅上闲话家常。温度适宜的时候,每天清晨和傍晚,总有许多人喜欢在公式河绿道散步。
监测显示,通过全流域综合治理,近年来,公式河水质明显好转,各类指标逐年向好。公式河入渭河水质持续达标排放,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公式河已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生态河。
引得一泓活水,方有如许清泉。曾经没有生态补水的臭水沟——公式河,如今河水清如明镜,映照出生态环境变好带给群众的幸福生活,折射西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
怎么干?西安将打造水系治理新格局
善治秦者先治水。西安是千年古都,有着“八水绕长安”的美丽记忆,2019年,西安市启动“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西安市河湖水系保护治理”工作,实施5大方面、300多项治理任务。
依托全域治水碧水兴城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西安通过岸上岸下一起抓,大河小河一起治,绘制碧水兴城新篇章。
随着水环境不断提升,昆明池、渼陂湖等水生态修复形成水面5000余亩。渭河城市段、灞河左岸、沣河金湾、潏河樊川湖等一批全域治水重点项目建成开放,一幅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据悉,我市将按照“治、用、保、引、管”的总体思路,将治河与城市发展相融,将治河与生态修复相融,将治河与民生改善相融。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努力打造“堤固、岸绿、水清、洪畅、景美、管理长效”的水系治理新格局,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安”,让水与城市和谐共生,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良的水资源支撑和水生态环境。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乐
编辑:融媒体
忒色 龙湖西安香醍天街,致力于打造满足顾客购物、休闲、社交及娱乐等需求的品质生活空间,为亲子家庭成长之路提供美好的品质生活陪伴,而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创新精神闻名全球的知名玩具厂商多美卡,也始终坚持以玩具激发孩子们的内心热爱,鼓励孩子们勇敢追梦 2025-07-31
忒色 ◆早餐 2025-07-30
忒色 “院子收拾干净后,特别受前来研学的团队和避暑游客欢迎,房间早早就被预订完了 2025-07-29
忒色 本报记者 刘枫摄本报讯 (记者 刘枫 王姿颐)7月27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青年和平对话会上,由西安外事鼓乐团13名艺术家演奏的唐代宫廷乐舞《七德乐》,赢得现场中外嘉宾的阵阵掌声 2025-07-28
忒色 这是西安铁路局开行的首趟红色照金旅游专列,旨在通过“全民健身+红色教育”的创新形式,让游客在旅途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2025-07-28
忒色 本报记者 李旭佳文/图毛茸茸的圆耳、微龇的小尖牙……近几个月,中国潮玩泡泡玛特旗下IP——Labubu在全球掀起热潮!从“00后”王莎莎对收藏超50件Labubu玩偶的热爱,到二手市场限量款溢价超200%的疯狂 2025-07-23
忒色 2025-07-21
忒色 7月15日,“2025著名媒体+网红大V恩施行·走进地心谷”活动的探访团成员作为蝶舞清江·恩施地心谷景区全新科技游览项目的首批体验者,在产品全球首发式结束后,搭乘悬崖列车与“探险方舟”,贴壁“飞行”,探秘地心,解锁“地心引力”新体验 2025-07-16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