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妇联主办的全国“最美家庭”评选活动11月28日在浙江嘉兴召开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现场揭晓,999户2021年全国“最美家庭”脱颖而出。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车务段“铁三代”杨雅琦家庭获此殊荣。
今年24岁的杨雅琦是一位“铁三代”,她的爷爷杨维龙曾是勉西车站的“元老”,当过扳道员、信号员、货运员;如今她的爸爸杨斌是车站减速顶维修工区负责人,妈妈潘荣是车站内勤车号员,一家三口一个战壕,三代铁路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工作岗位,全力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服务地方经济,被大家亲昵地称为“杨家将”。
勉西车站位于勉县定军山下,是阳安铁路线上的二等区段站,承担广元、安康等方向的列车编解,以及年吞吐量800万吨,日均装卸350车2.1万吨的货物运输任务。
杨雅琦入职铁路第一个岗位是信号员。信号楼是铁路行车中枢,信号员是执行者。工作时,她紧盯显示屏,一遍遍认真重复车站值班员发出的行车指令,不停地迅速拖动鼠标点击按钮,在占线板上标注出即将到达列车的车次信息。每个班,重复这样的作业大约50余次,与调车组联控200余次。
“列车进站前6分钟,出站前7分钟,必须准确无误地调整线路、发出信号。早不得、晚不得,急不得、错不得。否则要么影响列车运行,要么酿成严重事故。”杨雅琦说,“每执行一条指令,必须精力高度集中,精准到秒。”
为防止不小心触碰鼠标误发指令,她用盒子罩住鼠标;为了夜班熬下来,她靠吃辣椒提神;她还学会同时处理车站值班员和调车组的信息对接,练就在嘈杂的环境中抓取核心信息的本领,确保条条指令准确无误执行。
现在,因工作需要,她的工作被调整为货运员。车站日均发到350车货物,她每个班要为每一辆装好的货车车辆办理运输凭证,为每一辆到达货车办理到达交付业务等,要完成上千张票据等制票工作,与上万个数据信息打交道。
妈妈潘荣在与她相隔500米远的站调楼工作。内勤车号员像列车的“户籍管理员”,列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时速经过站调楼,潘荣要在短短4分钟时间内,快速记录并核对几十辆货车的车型、车号等信息,确保编组后的列车准确无误发出。20多年岗位历练,她不仅能做到“盲写”,笔记特别工整,还保持了零差错的工作业绩。
爸爸杨斌工作的地点与妈妈一楼之隔。十余年前,列车编解过程中需制动减速时,为人工拿着铁叉将铁鞋放置在运动的车轮下。如今减速顶代替了铁鞋,杨斌和工友们每天往返5公里,要在每天“天窗时间”,迅速对车站编组场7条股道2000多个减速顶进行检查,通过将2000多个形如“蘑菇”一样的减速顶一一踩下去,以判断减速顶壳体上各零件是否完整,电磁阀螺栓及壳体螺栓有无松动,气压力是否符合标准。如果发现故障的减速顶,立即更换、维修。
“这个工作不仅废鞋,而且废力,看着简单,其实非要积累三五年工作经验,才能及时准确地判定出故障来……”,被大家戏称为”踩蘑菇大叔”的杨斌笑说道。勉西车站编组场布设的减速顶,有两种型,其中可控顶按制动性能就分为6种档位。设备类型不同,检修工艺不一,杨斌除了“踩蘑菇”,其余时间还要负责每天对可控顶和编组场西区道岔进行4次巡视检查,并和工友们一起对换下的故障减速顶及时维修保养。
一家三口的班制不同,遇上共同上夜班、过节一起值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虽然逢年过节一家人常常不能吃上团圆饭,但杨雅琦觉得自己很幸福。
爸爸上班没几年就入党,曾参加过自学考试;妈妈也非常好强,上班后勤学规章,多次参加技术比武;受父母影响,她也干一行爱一行,工作调整至货场后,她学习货运规章练技能,迅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并不断提升自己,积极参加车站“五月花”爱心帮扶志愿团队组织的各种群团活动、公益行动,连续多年为车站周边一位“卢思妍”小朋友提供志愿服务,所在的团队连续多次荣获全国铁道团委表彰,还获得汉中市优秀巾帼志愿组织表彰。
“大学毕业生,为啥不去高铁站,在这个荒凉偏僻,远离热闹的县城,外卖、滴滴都不好叫的地方,图啥呢?”有人这样问杨雅琦,“每天早上卖菜的都见不到几个,一条直肠子公路上,见不到几个人和汽车,年轻人咋能呆的住……”
“清晨,有鸟啼婉转;夜晚,有星辰大海。有美好的成长记忆,更有精神传承,能和爸爸妈妈一个‘战壕’,再说,寂寞的地方总得有人待,我觉得挺幸福!”杨雅琦说。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 毅 通讯员 陈 燕
编辑:融媒体
忒色 龙湖西安香醍天街,致力于打造满足顾客购物、休闲、社交及娱乐等需求的品质生活空间,为亲子家庭成长之路提供美好的品质生活陪伴,而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创新精神闻名全球的知名玩具厂商多美卡,也始终坚持以玩具激发孩子们的内心热爱,鼓励孩子们勇敢追梦 2025-07-31
忒色 ◆早餐 2025-07-30
忒色 “院子收拾干净后,特别受前来研学的团队和避暑游客欢迎,房间早早就被预订完了 2025-07-29
忒色 本报记者 刘枫摄本报讯 (记者 刘枫 王姿颐)7月27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青年和平对话会上,由西安外事鼓乐团13名艺术家演奏的唐代宫廷乐舞《七德乐》,赢得现场中外嘉宾的阵阵掌声 2025-07-28
忒色 这是西安铁路局开行的首趟红色照金旅游专列,旨在通过“全民健身+红色教育”的创新形式,让游客在旅途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2025-07-28
忒色 本报记者 李旭佳文/图毛茸茸的圆耳、微龇的小尖牙……近几个月,中国潮玩泡泡玛特旗下IP——Labubu在全球掀起热潮!从“00后”王莎莎对收藏超50件Labubu玩偶的热爱,到二手市场限量款溢价超200%的疯狂 2025-07-23
忒色 2025-07-21
忒色 7月15日,“2025著名媒体+网红大V恩施行·走进地心谷”活动的探访团成员作为蝶舞清江·恩施地心谷景区全新科技游览项目的首批体验者,在产品全球首发式结束后,搭乘悬崖列车与“探险方舟”,贴壁“飞行”,探秘地心,解锁“地心引力”新体验 2025-07-16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