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西安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市“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改革、产业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11月11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陕西省西安市乡村振兴局主办,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承办的西安市走进乡村“话”振兴主题采访活动启动,此次活动紧紧围绕西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工作,聚焦宣传西安市涉农区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通过讲述西安乡村振兴一线故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聚磅礴力量。
每逢猕猴桃丰收季节,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果园内枝蔓郁郁葱葱,紧紧相连。一颗颗果实挂满枝头,相互簇拥着,就像一群说着悄悄话的“小朋友”。据悉,截至目前,周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43.2万亩,年产鲜果53万吨,综合产值超过70亿元,果农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果业强、果乡美、果农富”产业振兴新模样。
周至主导产业猕猴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果”
然而,周至猕猴桃产业只是周至县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周至县委、县政府抢抓“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机遇,紧盯追赶超越定位,贯通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通过全力以赴稳增长、美城乡、护生态、惠民生等,积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序推进。
提前谋划乡村振兴新格局
为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落地落实,周至县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工作会等50余次,研究部署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2021年8月,周至县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机遇良好。立足周至发展实际,周至县精心编制了《周至县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从资金、项目等方面统筹整合资源,持续巩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县域发展。
王家河镇东涧沟村发展肉牛养殖壮大村集体经济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确保专门工作机构人员不减、力量不散、干劲不松,周至县还明确落实县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形成了县级领导包抓、部门强化指导、镇街主抓落实的工作体系。8月25日,周至县还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并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对县扶贫办进行重组并成立县乡村振兴局。
全面升级打造产业振兴新链条
“翠香”“瑞玉”“秦美”“哑特”“华优”……周至县培育出的猕猴桃优良品种不胜枚举。周至县作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周至猕猴桃产业现已成为农民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阳光产业,为周至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也在持续助力着周至群众的致富梦想。
眼下,周至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从粗放式经营转变为标准化生产管理,从单一种植发展到集加工、贮藏、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猕猴桃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今年,周至县谋划制定“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猕猴桃产业发展,周至县将积极包装申报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着力打造国家级猕猴桃产业集群。全年计划实施涉农整合项目163个,其中产业发展项目43个、基础设施项目120个,整合资金2.38亿元。
中国西部裕盛花木城
同时,有序推动苗木花卉、畜牧业转型升级,深入挖掘蔬菜、杂果、中药材、中蜂养殖等产业潜力。目前,已培育提升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27家,组织培训高素质农民181场次,1.5万人次。
此外,周至县也在因村制宜地发展壮大着域内各村的集体经济,为发展各村做强做大相关产业提供保障。今年,周至县计划向17个村投入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828.74万元。目前项目正在推进实施。
加强护航乡村振兴新支撑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队伍支撑,周至县制定印发了《周至县2021年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提升方案》,通过选派干部外出交流学习,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电商人才实训创业孵化基地、非遗人才传习所等,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能力。
“庆丰收、感党恩、促振兴、共富裕”为主题的2021年周至县农民丰收节在楼观福地广场举行
在强化金融支撑上,周至县制定印发《关于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定期通报机制,全面防范化解逾期风险。目前,全县小额信贷累计发放8109笔1.05亿元;在强化土地和规划支撑上,周至县将今年600亩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17个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并对全县264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情况进行审核,努力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事实上,乡村振兴需要多方面的保障与支撑。周至县也在不断完善各项支撑,为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大力推进民生服务新保障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周至县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圆满完成了易地搬迁的各项工作任务,8个镇471户2099名群众告别深山和岭区,搬迁至马召安富园、集贤六合和骆峪黄家湾3个集中安置社区,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集贤镇易地移民搬迁社区——六合社区
今年以来,为持续推进搬迁群众后续发展,周至县打出了公共服务、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社区融入等各项工作“组合拳”,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对此,周至县将“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安置社区建设的重点,建设有标准化卫生室、图书室、阅览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基本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不出社区的目标。同时,配建或与周边村镇共享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校,保证社区孩子既能就近上学,还可继续享受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补助,促进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优势互补。
骆峪镇黄湾社区搬迁群众在社区工作就业
目前,周至县已为471户搬迁群众发放了不动产登记证,集贤六合、马召安富园、骆峪黄湾3个移民安置社区均优化了社区服务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进一步完善了社区配套服务设施,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群众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周至县将抢抓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用好用活省市倾斜支持政策,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刘小鱼 袁相龙)
编辑:贺桐
忒色 龙湖西安香醍天街,致力于打造满足顾客购物、休闲、社交及娱乐等需求的品质生活空间,为亲子家庭成长之路提供美好的品质生活陪伴,而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创新精神闻名全球的知名玩具厂商多美卡,也始终坚持以玩具激发孩子们的内心热爱,鼓励孩子们勇敢追梦 2025-07-31
忒色 ◆早餐 2025-07-30
忒色 “院子收拾干净后,特别受前来研学的团队和避暑游客欢迎,房间早早就被预订完了 2025-07-29
忒色 本报记者 刘枫摄本报讯 (记者 刘枫 王姿颐)7月27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青年和平对话会上,由西安外事鼓乐团13名艺术家演奏的唐代宫廷乐舞《七德乐》,赢得现场中外嘉宾的阵阵掌声 2025-07-28
忒色 这是西安铁路局开行的首趟红色照金旅游专列,旨在通过“全民健身+红色教育”的创新形式,让游客在旅途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2025-07-28
忒色 本报记者 李旭佳文/图毛茸茸的圆耳、微龇的小尖牙……近几个月,中国潮玩泡泡玛特旗下IP——Labubu在全球掀起热潮!从“00后”王莎莎对收藏超50件Labubu玩偶的热爱,到二手市场限量款溢价超200%的疯狂 2025-07-23
忒色 2025-07-21
忒色 7月15日,“2025著名媒体+网红大V恩施行·走进地心谷”活动的探访团成员作为蝶舞清江·恩施地心谷景区全新科技游览项目的首批体验者,在产品全球首发式结束后,搭乘悬崖列车与“探险方舟”,贴壁“飞行”,探秘地心,解锁“地心引力”新体验 2025-07-16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