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被誉为“人工心肺”“救命神器”,成为常规治疗无效时挽救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必要措施。11月6日,国产的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以下简称ECMO),由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病院袁祖贻、闫炀教授团队在国内率先应用于临床,成功救治了两名危重心血管病患者。
患者A先生经CTA诊断为A型主动脉夹层入院,在实施了升主动脉替换+主动脉弓替换+象鼻子技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剧烈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经过机械通气治疗氧合仍无改善。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给予患者行VV-ECMO(静脉到静脉)治疗,术后患者已清醒,血氧逐步改善,脱离呼吸机行清醒ECMO治疗,后经病情评估成功撤除ECMO辅助治疗。患者B先生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急性左心衰,入院后即进行气管插管,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二尖瓣成型术,由于心功能极差,术后停体外循环困难,经与患者家属沟通进行了VA-ECMO(静脉到动脉)治疗,术后患者病情平稳,经病情评估成功撤除ECMO。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ECMO逐渐为公众所熟知,它是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与死神抗争的有力武器。然而,其关键技术却长期被国外垄断,设备及耗材价格昂贵,是卫生健康领域名副其实的“卡脖子”问题,研发国产ECMO迫在眉睫。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团队从事ECMO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超过20年,是国内最早开展ECMO临床工作的团队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最早研发膜式氧合器、灌注管路等医疗器械的团队之一。2017年,团队联合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兴栋院士、王云兵主任团队,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庄健教授团队,西安京工医疗科技公司,针对ECMO设备全血液接触面长效抗凝涂层、磁悬浮离心泵、超声流量探头、程控监测系统及ECMO膜肺展开深入设计和研发。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前,研发团队已基本完成ECMO离心泵设备及全系列耗材的样品试制,并进行了针对抗凝涂层的大动物实验。在此项目研发过程中,团队分析比较了国外同类产品的优缺点及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设计出针对国内临床需求的国产化ECMO。研发中采用多目标优化和数值仿真方法获得离心泵流道最优设计方案,采用芯片化控制模式保证ECMO控制的精准性和长时间工作的安全性,采用仿生涂层新技术获得了比国外同类产品更优异的长效循环抗凝血效果。
此次团队成功研发的首套国产ECMO系统成功应用于临床,有望显著降低ECMO产品的国内售价,推动ECMO技术向基层医院普及,使更多急危重症患者受益。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黎娜 王超(受访医院供图)
编辑:融媒体
忒色 7月15日,“2025著名媒体+网红大V恩施行·走进地心谷”活动的探访团成员作为蝶舞清江·恩施地心谷景区全新科技游览项目的首批体验者,在产品全球首发式结束后,搭乘悬崖列车与“探险方舟”,贴壁“飞行”,探秘地心,解锁“地心引力”新体验 2025-07-16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