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掌声”的麻醉医生——记西安市“最美医师”、西安市红会医院手术麻醉一科主任董补怀

时间:2021-08-17 17:05:50  来源:西安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个“没有掌声”的麻醉医生——记西安市“最美医师”、西安市红会医院手术麻醉一科主任董补怀

董补怀是西安市红会医院手术麻醉一科主任,说起自己的工作,董补怀表现出一丝失落,“手术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神秘的地方,一般对手术大夫都很敬仰,但对于手术台上麻醉医师的工作却知之甚少。”董补怀说,一些患者甚至做完手术都不知道自己的麻醉医师是谁


董补怀是西安市红会医院手术麻醉一科主任,说起自己的工作,董补怀表现出一丝失落,“手术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神秘的地方,一般对手术大夫都很敬仰,但对于手术台上麻醉医师的工作却知之甚少。”董补怀说,一些患者甚至做完手术都不知道自己的麻醉医师是谁。

1988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董补怀从医已经30多年,他痴心于麻醉专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穿梭在患者并不知晓,“没有掌声”的幕后岗位上为每一位患者的手术保驾护航。“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这是董补怀常说的一句话。手术开始前,董补怀总是第一个进入手术间进行麻醉前准备,无论手术时间长短,始终关注着病人的生病体征。监护仪上的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数据,在常人看来是那么枯燥,可董补怀深知,这些数据就如病人的生命音符,哪个数据偏离出现异常,病人的生命都可能出现危险。

“技术是根本,安全最重要。”董补怀说,这是麻醉工作的总原则。多年来,他全身心投入事业,积累了丰富经验,完成了无数高难度的麻醉,接手过不满周岁的婴儿、超过百岁的高龄老人等特殊人群,也处理过内科疑难杂症、突发意外情况等手术案例。

曾有一个4岁的小朋友要做包块切除的小手术,来到陌生的手术间,非常恐惧,在护士打针的时候,总是哭闹不止,这时候在一旁的董补怀急中生智,用自己的手机将下载好的动画片打开,让小患者看着喜爱的动画片。不知不觉小患者便停止了哭闹,护士也借机打完了静脉针,董补怀很快就为小患者做了全身麻醉,手术很顺利。今年6月18日,一位95岁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家属将印有“梦中不知刀刃痛 清醒方晓麻醉功”的锦旗送到了董补怀手中。髋部骨折的老人由于年龄大、并发症多,几经周折来到红会医院就诊。高龄、心肺功能差、冠心病、房颤、老慢支、电解质紊乱……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在围术期如何预防和减少麻醉并发症,确保老人安全成了手术面临的最大风险。可是保守治疗意味着老人不仅无法活动,还会一直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反复权衡利弊后,多次和家属沟通董补怀决定为老人制定麻醉方案和应急预案。手术前,他给老人做出个体化的麻醉方案,术中,他一刻也不敢离开,监管老人的生命指征。最终,骨科团队在老人全身麻醉的状态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也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

提到自己经手的困难手术,董补怀表示,麻醉医生要担的风险和责任很大,要对每一个患者负责,给他们最为安全的疼痛处理和监测这是他的责任。“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让病人平平安安地回家是我最大的心愿。”董补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麻醉科医者最真诚的情怀。

红会医院年手术量近6万例,有时候董补怀一天要参加六七台手术的麻醉,有时遇到复杂病情,一台手术要从早做到晚上。繁重的工作量下,董补怀通常只有短短的吃饭时间可以休息一下,即便到了晚上睡觉时,他的手机也是保持开机放在床头,因为半夜接到紧急情况早已是常态。

作为手术麻醉一科主任,董补怀的职责更重,除了疑难危重临床麻醉外,他还要合理安排人员,定期督导检查精密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确保抢救患者时随时可用减少意外发生。这些年来,他带着全科努力奋战在医疗一线,没有出现过一起重大差错或事故纠纷,让患者最大程度体验到舒适化医疗。虽说是在医疗战线的幕后工作,但正是董补怀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和高度的责任心,每年为上千例疑难危重患者做手术麻醉患者平安度过围手术期,让他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熟知,在今年“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董补怀也因此获得了西安卫健委授予的“最美医师”称号。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相

编辑:融媒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