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白鹿原》《装台》等影视作品的播出,“咥”“聊咋咧”“美滴很”等西安方言逐渐被全国观众所熟悉。但现实中,不少西安方言并未留下文字,给外地人理解造成了障碍。近日,西安市民新芳历时三年撰写的《西安方言文化溯源》与大家见面了。
“西安方言主要是口口相传,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虽然简练传神,但很多字词因为没有字形,外地人很难理解。我十年前就想着能将日常用语进行溯源,确定字形,让更多人了解西安方言。”今年66岁的作者新芳介绍,十年前萌生这样的想法后,自己就开始梳理准备,三年前开始动笔,最终完成该书。
为了创作该书,他查阅了三十四部古典书籍,包括民俗、婚俗、称谓等生产生活习俗用语,考证溯源跨度也从周代到清代。西安方言“下数”可追溯至《周礼》,清代张佩纶的《论闺秀诗》也出现过“骚情”。
“‘芒背’这个词是形容事多复杂,心情焦躁的意思,来源于《汉书》。其中的故事是汉武帝在祭祖时,一位大臣得知家里母亲病危,心里着急,但不能擅自离开,书中写道‘此时心情是如芒刺背’,最终简化为‘芒背’,形容焦急烦躁的心情。了解了这个典故,这两个字表达的心情也就很好理解了。‘咥’这个字,在西安方言中主要用于吃,但也包含着很痛快地吃的意思,最早来源于公元543年,顾野王撰写的《玉篇》,为啮咬的意思。”新芳说。据悉,该书包含了很多典故,对大家熟悉西安方言,了解西安方言将提供帮助。“各地方言都在慢慢失传,希望这本书能为西安方言文化内涵的挖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新芳希望更多人能通过阅读此书关注西安方言,了解西安民俗文化。(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拓玲)
编辑:融媒体
忒色 多家日本企业代表表示,中国西部市场潜力巨大,希望通过丝博会这一平台,寻找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 2025-05-21
忒色 游客在“318国道”1520公里历程处打卡点留念又逢“浪漫5·20”,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在“318国道”1520里程处的恩施地心谷景区留下专属记忆 2025-05-21
忒色 西安半坡博物馆举办“文明星火 云溯半坡”半坡文化知识竞答活动 2025-05-19
忒色 这是一场从历史深处走向现代舞台的国乐新生,5月10日,跟着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优秀演奏家们,在国韵流芳《带你赏国乐》民族音乐会上,一起聆听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光彩 2025-05-07
忒色 2025-04-30
忒色 在这里用餐,仿佛置身艺术展!不管是约会还是和朋友聚会,氛围感拉满,朋友圈 C 位非你莫属!五一来大华 1935,穿梭在历史建筑间,打卡宝藏店铺,收获满满的快乐与美食
2025-04-29忒色 慕思不仅关注您夜晚的深度睡眠,更愿陪伴您白天的每一刻健康生活!”阐述了慕思一直以来对健康睡眠的关注与投入,以及举办本次活动的初心和愿景,将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给更多人,让健康与快乐同行 2025-04-29
忒色 高空俯瞰全景想体验缓缓升空的优雅又想感受360°旋转的刺激 2025-04-22
忒色 摘下被汗水浸透的骑行手套,露出掌心磨出的老茧,王亮亮说,“组织骑行活动的2年多时间里,我见过凌晨3点的灞河,也遇到过暴雨中的同行者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