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白鹿原》《装台》等影视作品的播出,“咥”“聊咋咧”“美滴很”等西安方言逐渐被全国观众所熟悉。但现实中,不少西安方言并未留下文字,给外地人理解造成了障碍。近日,西安市民新芳历时三年撰写的《西安方言文化溯源》与大家见面了。
“西安方言主要是口口相传,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虽然简练传神,但很多字词因为没有字形,外地人很难理解。我十年前就想着能将日常用语进行溯源,确定字形,让更多人了解西安方言。”今年66岁的作者新芳介绍,十年前萌生这样的想法后,自己就开始梳理准备,三年前开始动笔,最终完成该书。
为了创作该书,他查阅了三十四部古典书籍,包括民俗、婚俗、称谓等生产生活习俗用语,考证溯源跨度也从周代到清代。西安方言“下数”可追溯至《周礼》,清代张佩纶的《论闺秀诗》也出现过“骚情”。
“‘芒背’这个词是形容事多复杂,心情焦躁的意思,来源于《汉书》。其中的故事是汉武帝在祭祖时,一位大臣得知家里母亲病危,心里着急,但不能擅自离开,书中写道‘此时心情是如芒刺背’,最终简化为‘芒背’,形容焦急烦躁的心情。了解了这个典故,这两个字表达的心情也就很好理解了。‘咥’这个字,在西安方言中主要用于吃,但也包含着很痛快地吃的意思,最早来源于公元543年,顾野王撰写的《玉篇》,为啮咬的意思。”新芳说。据悉,该书包含了很多典故,对大家熟悉西安方言,了解西安方言将提供帮助。“各地方言都在慢慢失传,希望这本书能为西安方言文化内涵的挖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新芳希望更多人能通过阅读此书关注西安方言,了解西安民俗文化。(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拓玲)
编辑:融媒体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