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演出。
“听说这些节目是专门给我们老百姓准备的,能在家门口的社区广场看到这么精彩的节目,我们太高兴了。”最近,越来越多的文化惠民演出来到沣东新城群众身边,这些具有艺术性、观赏性、群众性的文艺表演,结合垃圾分类、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一些贴近群众生活和国家政策的互动环节,给辖区群众带来视听文化大餐的同时,也将新政策实施后的新面貌、新变化、新成果送到群众身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营造沣东新城各项事业高质量向前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今年以来,沣东新城已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惠民演出65场,公益电影放映1100余场。台上精彩纷呈,台下掌声不断。这些文化惠民系列演出,仅仅是沣东新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文化活动有温度 群众有了参与感
2019中秋前夕,昆明池·七夕公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长期在沣东新城默默奉献的外来务工者,节日期间坚守岗位无法与家人团聚。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热闹欢乐的传统节日,沣东新城将外来务工者作为节日特别嘉宾,邀请大家环湖游览,吃“团圆饭”,在美丽的中秋夜色中围坐在一起分享家乡节日习俗,唠唠家常,留下难忘的节日瞬间。
今年的中秋佳节,沣东新城通过“为孩子们放一场电影”“为老人送一次爱心”“请外来务工人员游一次昆明池”“为社区居民举办一场文娱活动”“为村民送一台大戏”等五个特色活动,在全区营造出浓浓的中秋情。
每逢“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沣东新城都会依托历史人文资源,积极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在系列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沣东新城让群众唱主角,让传统节日成为民俗文化的盛会,成为提升群众文明水平的载体。
在“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开展过程中,沣东新城还将活动与“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弘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相结合,与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相结合,让传统节日在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国家凝聚力、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积极作用,不断激发“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生机活力,凝聚起沣东新城开发建设的正能量。
传统佳节“”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
选树典型有广度 身边有了好榜样
“好人一生留美名,人间善事乐其中;典型楷模传古城,范迹刊载活雷锋;石肠铁心亦动情,志在银幕送春风;光照人间多奉献,赞歌唱给世人听。”这是古城西安流传的一首“藏头诗”,群众用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称赞着三秦父老家喻户晓的爱心使者石志光。
道德模范石志光。
从1977年开始,家住沣东新城的石志光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执着,用“七尺银幕自觉传播宣传党的主张,初心不改免费放映红色电影”42年,为部队、社会捐款,交纳特殊党费、送慰问品,购买书籍等。他先后自己掏钱购买了九套胶片和数字电影放映设备,自费租赁电影片,长期将爱心投入到宣传党的建设、部队国防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为人民服务和免费放映红色电影等爱党爱国的正能量上,让红色基因注入血脉,将爱心投入到爱党颂党的事业上。
42年来,石志光先后设计制作了15000余幅宣传党的主张、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国防教育、征兵宣传和关心青少年下一代工作等幻灯片,带动全家人蹬着三轮车,走遍了全陕西省市、区、县,共放映了4000多场红色电影,行程十万多公里,可以绕地球两个半圈,观看过他宣传放映的电影人次超百万,但他从不收取群众一分钱,不吃群众一顿饭,更不要国家的经费和补贴。
在沣东新城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正是石志光这些榜样的行为,带动了全区群众整体文明素质的提升。他们不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榜样精神”,也让工作生活在大西安的市民心中充满了温暖。
志愿服务有热度 城市有了新风貌
在沣东新城街头,时常能看到身穿志愿服务马甲的身影,他们是沣东新城组织成立的“车让人·人守规”实践行动工作专班。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平时繁忙且不时有行人闯红灯的十字路口变得井井有条,并且通过志愿服务有效引导群众在无形中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提升广大群众文明交通意识,扭转“车不让人、人不守规”的不良交通现象,在沣东新城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尽力”的共建共享良好交通局面,共同巩固提升西安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志愿服务。
在社区、学校、养老院,为群众宣讲政策、为孩子送去欢乐、为老人送去温暖,只要是有需要的地方,处处可见沣东新城志愿服务队的“红色小马甲”。2019年,沣东新城志愿服务总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7688小时,发动群众热情加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引导群众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改善身边的居住环境、深化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
另外,沣东新城还特别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截至目前,沣东新城在每所中小学内都设立了心理辅导室,配有专职教师负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建立起社区、家庭、学校一体化育人氛围,引导未成年人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实现德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紧密结合。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沣东新城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创新,并且取得了实效。今年以来,沣东新城已完成10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完成八兴滩村“美丽乡风样板村”建设方案。与此同时,形态多样的“道德讲堂”、文化讲堂、全民阅读、扶贫扶志、网络文明传播等活动也在沣东新城实现了常态化开展。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沣东新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实在举措。
作为大西安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沣东新城党委、管委会始终坚持以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用老百姓看得懂、能参与的方式发掘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的文化魅力,创新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培育起沣东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用典型榜样的力量和常态化机制下的志愿服务,在沣东新城掀起新时代的新风正气,让社会文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更让老百姓在沣东新城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钟莹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
忒色 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西安峰会等重点活动,将邀请近百余名行业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5
忒色 当青铜器饕餮纹饰在研学少年的拓片中浮现,当《诗经》雅韵随啤酒泡沫升腾——这个夏天,岐山县以一场持续4个月的“寻周记”周文化系列活动,让沉睡3000年的周礼文明走出典籍、融入市井,在古今碰撞中奏响新的乐章 2025-08-11
忒色 长安镇副镇长朱晓静介绍,除了设立文共体分中心外,长安镇按照境内3条河流划分片区,组团式设立3个联合子中心,形成“1+3+N”的文化服务网络 2025-08-08
忒色 她创办的陕西嘉林乐世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携手设立“蒲公英”社区工厂,以文创手工钩织为支点,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2025-08-08
忒色 赛事丰富多彩 激发群众活力——陕西全民健身活动扫描八月二日,第二十届“白桦林杯”川崎羽毛球公开赛拉开大幕 2025-08-08
忒色 神话里的“哮天犬”原来真的存在! 韩城芮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中华猎犬骨骼系“哮天犬”原型狗是人类的朋友 2025-08-07
忒色 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之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才最终成功抵达新疆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