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撂锣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要活跃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黄河塬畔的西中雷和南吴人等村庄,是黄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6月被评为陕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阳撂锣随着鼓点把锣抛至上方而得名,合阳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围鼓摆成三层圆圈绕转表演。场地表演结束后,俗称“落场子”,庙会的主事或主家向社火队敬烟、送酒热情款待,或馈赠礼品、红包以表酬谢。
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三四十人,多则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
花杆队是由四五十名姑娘或年轻媳妇组成的。她们每人手持一根长约150厘米的竹竿或木棍,上面系各色彩绸,称为花杆,形成五彩斑斓、色彩艳丽的花杆队,更增添舞队的鲜艳色彩。
合阳撂锣动作节奏感强,锣手们步伐整齐,随着鼓的节奏在同一个鼓点上把锣一起撂向高空,接住后继续敲击,鼓点丝毫不乱。数十面铜锣一起飞向高空,金灿灿一片,余音袅袅,场面十分壮观。
合阳撂锣过去常用于当地庙会时表演,现在多在春节闹社火表演。据当地群众介绍:清末民初表演撂锣时,男舞者均按传统戏曲的校尉打扮,每人身穿黄马褂、皂色裤、腰系战裙、扎靠腿、画净角脸谱、戴黑(红)口条(髯口)。女的多按传统戏曲中的刀马旦装束,显得英俊、潇洒。更有趣的是担任撂锣指挥者的演员,俗称“大鸡毛”,脸涂红色,脑后插根长野鸡翎或在帽后缀一撮鸡毛,身着蓝色青花绸袍,足蹬红布鞋。此种装束仍保持着比较古老的传统风格。
现在表演撂锣,男舞者大都穿中式对襟衣裤或穿统一颜色的运动衣裤,女的多穿彩衣裤,腰扎红腰带,身披大襟红棉衣,据说是代替过去的斗篷,更增添了舞队的色彩。
合阳锣鼓表演(本文图片由合阳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花杆旗队
合阳民俗——撂锣
编辑:融媒体
忒色 多家日本企业代表表示,中国西部市场潜力巨大,希望通过丝博会这一平台,寻找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 2025-05-21
忒色 游客在“318国道”1520公里历程处打卡点留念又逢“浪漫5·20”,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在“318国道”1520里程处的恩施地心谷景区留下专属记忆 2025-05-21
忒色 西安半坡博物馆举办“文明星火 云溯半坡”半坡文化知识竞答活动 2025-05-19
忒色 这是一场从历史深处走向现代舞台的国乐新生,5月10日,跟着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优秀演奏家们,在国韵流芳《带你赏国乐》民族音乐会上,一起聆听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光彩 2025-05-07
忒色 2025-04-30
忒色 在这里用餐,仿佛置身艺术展!不管是约会还是和朋友聚会,氛围感拉满,朋友圈 C 位非你莫属!五一来大华 1935,穿梭在历史建筑间,打卡宝藏店铺,收获满满的快乐与美食
2025-04-29忒色 慕思不仅关注您夜晚的深度睡眠,更愿陪伴您白天的每一刻健康生活!”阐述了慕思一直以来对健康睡眠的关注与投入,以及举办本次活动的初心和愿景,将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给更多人,让健康与快乐同行 2025-04-29
忒色 高空俯瞰全景想体验缓缓升空的优雅又想感受360°旋转的刺激 2025-04-22
忒色 摘下被汗水浸透的骑行手套,露出掌心磨出的老茧,王亮亮说,“组织骑行活动的2年多时间里,我见过凌晨3点的灞河,也遇到过暴雨中的同行者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