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故事】陕西渭南:合阳撂锣

时间:2020-09-26 17:37:05  来源:合阳县文旅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非遗故事】陕西渭南:合阳撂锣

合阳撂锣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要活跃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黄河塬畔的西中雷和南吴人等村庄,是黄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阳撂锣随着鼓点把锣抛至上方而得名,合阳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


合阳撂锣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要活跃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黄河塬畔的西中雷和南吴人等村庄,是黄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6月被评为陕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阳撂锣随着鼓点把锣抛至上方而得名,合阳撂锣只有—个基本动作,即边舞边走边将大锣抛向空中。表演分为“行进式”和“场地式”两种。行进式常和高跷、花杆、彩伞等组成综合性民间舞队,在打击乐队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进行游乡转村表演。场地式即广场表演,将大鼓撂于场地中心,击铙队、花杆队、撂锣队依次围鼓摆成三层圆圈绕转表演。场地表演结束后,俗称“落场子”,庙会的主事或主家向社火队敬烟、送酒热情款待,或馈赠礼品、红包以表酬谢。

表演时,除以大鼓、小鼓伴奏外,击铙者与敲锣者必须人数相等,少则三四十人,多则近百人。另有数十名舞花杆的姑娘两人一组站在队伍中间,随着节奏边舞边跳。上百人组成一支队伍庞大、响声震天的表演大队。特别是数十面大锣随着节奏同时抛向空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齐上齐下,犹如彩蝶翻飞,金龙飞舞,给人们以新颖、壮观的气势感染。

花杆队是由四五十名姑娘或年轻媳妇组成的。她们每人手持一根长约150厘米的竹竿或木棍,上面系各色彩绸,称为花杆,形成五彩斑斓、色彩艳丽的花杆队,更增添舞队的鲜艳色彩。

合阳撂锣动作节奏感强,锣手们步伐整齐,随着鼓的节奏在同一个鼓点上把锣一起撂向高空,接住后继续敲击,鼓点丝毫不乱。数十面铜锣一起飞向高空,金灿灿一片,余音袅袅,场面十分壮观。

合阳撂锣过去常用于当地庙会时表演,现在多在春节闹社火表演。据当地群众介绍:清末民初表演撂锣时,男舞者均按传统戏曲的校尉打扮,每人身穿黄马褂、皂色裤、腰系战裙、扎靠腿、画净角脸谱、戴黑(红)口条(髯口)。女的多按传统戏曲中的刀马旦装束,显得英俊、潇洒。更有趣的是担任撂锣指挥者的演员,俗称“大鸡毛”,脸涂红色,脑后插根长野鸡翎或在帽后缀一撮鸡毛,身着蓝色青花绸袍,足蹬红布鞋。此种装束仍保持着比较古老的传统风格。

现在表演撂锣,男舞者大都穿中式对襟衣裤或穿统一颜色的运动衣裤,女的多穿彩衣裤,腰扎红腰带,身披大襟红棉衣,据说是代替过去的斗篷,更增添了舞队的色彩。

合阳锣鼓表演(本文图片由合阳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花杆旗队

合阳民俗——撂锣

编辑:融媒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