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王益区:增进民生福祉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时间:2023-01-04 14:16:59  来源:铜川市王益区融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铜川市王益区:增进民生福祉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铜川市王益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上心事”,采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努力实现经济稳、人心稳、大局稳。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铜川市王益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上心事”,采取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努力实现经济稳、人心稳、大局稳。

老有所养,托起最美夕阳红

中午时分,走进王益区日间照料中心,整个中心宽敞明亮,布置得舒适温馨,给人一种“家”的感觉。只见有的老人正在休息室里体验理疗仪,有的老人围坐在一起做香包,有的老人聚在一起跳舞……大家其乐融融,每一个老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里就是我第二个家!白天,孩子们上班、上学,我在家待着没意思。在这里,有护理员的精心照顾,每天心情都很好,累了就康复按摩,困了有床休息,我的生活不再是眼前一片黑,感觉有了光明,有了希望,真的很好!”在王益区日间照料中心65岁的张振民笑着说。

王益区日间照料中心是王益区民政局利用原铜川市税务学校旧楼改造而成,建筑面积约1000㎡。中心由铜川市如亲老年人服务中心进行社会化运行,是集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主要为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日间和临时托养服务,服务项目涉及老年人日间照料、托管、就餐、洗浴、康复理疗、文娱活动、老年教育等。

王益区七一路街道建乐社区书记付红红,也正带领着红色家政服务队,前去需要帮助的老人家里做服务。据了解,七一路街道建乐社区党委积极开展“红色引领”服务活动,建立了由社区“两委”+党员志愿者+辖区下岗失业人员组成的红色家政服务队,主要服务离退休老党员、孤寡老人、军烈家属等居民家庭,构建形成“10分钟家庭服务圈”。 并将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壮大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综合性、常态化的家政服务。以公益性或非纯盈利为主,聚焦解决居民群众服务需求,开启“家政+志愿服务”新模式。

“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成为现实,能为更多居家老人解难,让老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王益一直在行动。

老旧小区改造,改出百姓新生活

环境整洁优美、便民设施齐全、处处井然有序……曾经是“脏乱差”老旧小区的王益区红旗街道育才小区,经过改造已焕然一新。

“搬出去的居民,慢慢又搬了回来,一度失去生气的小区恢复了当初的烟火气,又开始车进车出、人来人往。”小区居民刘大爷高兴地说。

老旧小区改造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作为铜川老城区,王益区抢抓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区县机遇,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王益区始终把群众所需所盼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关键点,建立了“实施前民意调查+过程中居民参与+改造后民意监督反馈”工作机制,居民代表全程参与改造,最大限度争取群众支持和理解。在充分调查听取民情民意后,出台《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十条措施》,印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五年规划(2021—2025)》,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实施改造195个小区。同时,以“样板”点位为标准,构建了高标准的工作机制,将“谁来改”和“要结果”有效衔接,明确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相关政策和改造内容三大类30项,指导镇办遵循“先基础后完善、先功能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的改造原则,并筹集500万元对进度较快的镇办进行奖励,对进度缓慢的镇办专项督办,下大力气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走进王益区常家河村的河道旁,峰峦叠嶂,凉亭长廊,碧水如镜水间的瀑布绸缎般飘落下来,景色犹如百里画廊,游客们怡然自得地享受着山水带来的清爽。

近年来,王益区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制定印发了《王益区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王益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方案》等系列措施,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解决村庄“脏乱差”问题,使村庄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以前的时候,生活垃圾大家都是随处倒,甚至还会就地焚烧。一吹风村里到处都是塑料袋,一股臭味。现在好了,村里有了垃圾收集,在家做好分类,集体扔到垃圾站里,现在你看村里干净整洁太多了。”王益街道军台岭村村民刘晓艳幸福地说道。

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一声声发自肺腑的称赞充分说明王益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真正“改”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农民增收致富,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村民可以用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也可以入园管理桃树。”王益区孟姜塬村党委书记王晓梦说,现在鲜桃已经成为村子的主导产业,全村约80%的土地以鲜桃生产为主,“鲜桃经济”不仅鼓起村民钱袋子,还助力生活甜蜜升级。

孟姜塬村依托区位、气候等优越条件,以发展特色鲜桃产业为抓手,引导果农标准化、现代化种植,发展果品电商销售服务平台,建立果品仓储物流配送体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甜桃品质得到提升,桃农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以上。孟姜塬村的“千亩桃园”鲜桃采摘观光旅游示范基地,已成为全区集中连片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业链最长、用工最多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同时以桃花+鲜桃,打造本土“桃”IP,线上+线下,助推农民致富增收,依托“桃花经济”和孟姜女文化,打造“姜女故里·秦人村落”风景区,孟姜塬村以“桃”为媒,做足“桃文章”,做活“桃经济”,以产业促发展,以产业聚人气,正在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除了香甜可口的桃子,还有文明塬村“麻”香扑鼻的万亩花椒示范园,每逢收获季节,一簇簇花椒挂满枝头,将整个田野染成了红色。椒农们在浓浓的椒香中,背着背篓、挎着篮子采摘花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多亏区上的好政策,农技站定期派专家学者来授课,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让我对种植花椒有了很大的信心,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现在我这里种植大红袍、黄盖、南强一号等七个品种,每年产量在3万斤,明年到5万斤,忙的时候最多可以带动40多名劳力,咱这椒麻香气早已飘香各地。”志强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梁银行自豪地说道。

近年来,王益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下功夫,积极打造特色产业扶贫项目,激发自我“造血”功能,激发脱贫群众参与产业扶贫和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坚持因地制宜,坚持一村一品定位,大力引导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认真实施小产业补助政策,鼓励、支持农户调整结构发展产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王益区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通讯员 罗速速)

编辑:高天悦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