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至 建议你多吃这些养生食物

时间:2025-11-07 09:34:1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立冬已至 建议你多吃这些养生食物

而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物,富含花青素和微量元素,正是冬季养肾佳品

立冬已至,天地始冻,万物收藏。《黄帝内经·素问》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古人早已洞见冬季养生的核心在于“藏”——藏阳气、藏精气、藏神气。而饮食作为养生的重要环节,也需要顺应天时。

01

滋阴潜阳,食养为本

《千金要方》提出:“冬月宜苦不宜咸。”这与现代营养学不谋而合。中医认为冬季肾经当令,过咸伤肾,当以苦味坚阴。苦瓜、苦菊等苦味食物,富含生物碱,能促进代谢;而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物,富含花青素和微量元素,正是冬季养肾佳品。

《饮膳正要》记载:“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黍米(黄米)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其性温味甘,能益气补中。与之相似的还有糯米、高粱等谷物,在低温环境下能为人体提供持续能量。

825bf23461a2948a351ce9ed000698b2.jpeg

02

根实之味,天地精华

《诗经》中“七月食瓜,八月断壶”描绘的正是冬季来临前储备根茎类作物的智慧。萝卜、山药、红薯等根茎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本草纲目》赞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现代研究更发现其含有的淀粉酶能促进消化。

03

温热补益,中庸之道

《周礼·天官》记载:“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强调冬季饮品宜温热。这不仅符合中医“寒者热之”的原则,从现代科学看,温热饮食能维持人体核心体温,减少能量消耗。但《养生随笔》也提醒:“冬月但宜加温,不可太热。”过热的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古人早已认识到平衡的重要性。

c0e762e1470e22ae6ad02cce2497bed1.jpeg

04

发酵之智,冬藏妙法

《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冬季制作豆豉、酱曲的方法。这些发酵食品不仅便于储存,更富含益生菌和维生素B12。在新鲜蔬菜匮乏的冬季,通过发酵食品补充有益的微生物和营养素,体现了古人非凡的智慧。

05

食药同源,预防为先

《神农本草经》将山药、枸杞等列为上品,“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冬季易发呼吸道疾病,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富含黏液质和多糖,能保护呼吸道黏膜,这与现代营养学强调的维护免疫功能不谋而合。

值得深思的是,古人强调“不时不食”(《论语·乡党》),冬季选择当令食材,既符合自然规律,也暗合营养学原理。如冬季盛产的大白菜,富含维生素C、钾元素和膳食纤维,在低温环境下正好满足人体需求。

立冬时节,让我们重温《管子·形势解》的教诲:“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饮食之道,不仅在于选择什么食物,更在于理解天地运行的规律,在恰当的时节用适当的方式滋养身心。这或许就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留给今人最珍贵的遗产——在舌尖上实现天人合一的智慧。

编辑:韩睿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