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项目正在多地建设中。记者探访了建设中的浙江苍南三澳核电基地和福建漳州核电基地。
全球在运在建数量最多核电堆型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华龙一号”被誉为“国家名片”。目前,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数量已达33台,是全球在运和在建机组数量最多的一种核电堆型。
浙江苍南三澳核电基地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华龙一号”项目,2020年12月31日,三澳核电一期工程正式开工。目前,项目已经进入到并网发电前最后的准备阶段。
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仪控部经理熊威称:“目前,现场作业人数已经达到2万人。”
熊威告诉记者,三澳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全部商运后,每年将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区域提供清洁能源超540亿千瓦时。
在中核集团漳州核电基地,这里计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每台核电机组每年发电超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海量的电力产出只是“华龙一号”的第一重价值,在它的建设运营期间,还会伴生产出多重价值。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俊明称:“我们按照目前的测算,如果说6台机组全部每年能满发,每年能提供的税收可以达到30亿元左右。”
另外,“华龙一号”还有很多隐藏的经济价值。据统计,自“华龙一号”研发以来,已带动核电产业链上下游5400多家企业全面实现核岛主设备等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卫东称:“通过‘华龙一号’产业链带动了上百家各类型企业参与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突破了大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应用。”
支持更多民企参与能源领域开发建设
近年来,中国能源领域民间资本参股备受关注。今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力度,鼓励支持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开发建设。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铭慎分析称:“首先是它有利于提升整个能源领域的技术水平。民营企业可以承担一些国家重大的技术攻关任务。同时,它也有利于多样化投资主体。第三,我想它实际上有利于推动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由市场来决定能源价格相关的机制,强化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推动能源领域市场的高效畅通运行。”
编辑: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