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2月14日电 题:湖南武夷山村:老屋场换新颜
新华社记者阮周围、谢奔
三层小楼房里,现代化的装修大气敞亮,崭新的瓷砖和家电一尘不染,门前的菜地规划整齐……今年春节,杨辉一家搬入新房过年,全家人脸上喜气洋洋。
“在新房过新年,一家人都好开心!”杨辉是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汨罗镇武夷山村大塘杨屋场的村民,“去年儿子考上大学后,我们就着手盖新房,村里还给了我们补贴,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这是2025年1月拍摄的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汨罗镇武夷山村大塘杨屋场(无人机照片)。(杨波 摄)
武夷山村属于城郊村,占其主体的大塘杨屋场靠近汨罗城区,面积约7.18公顷,民房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因缺乏统一规划,房屋布局混乱,私搭乱建现象严重。
“这些年来,村民分户建房的需求强烈,但城郊村属于重点管控的城镇建设用地,农房建设审批被严格管控,宅基地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武夷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启辉介绍,村民新房建设难以推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也被“卡了壳”,一度存在“汽车开不进、电压不够用、污水四处流、没有自来水”等问题。
这是2022年5月拍摄的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汨罗镇武夷山村大塘杨屋场(无人机照片)。(杨波 摄)
“第二个棘手问题随即而来。”岳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姚拓时任汨罗镇党委书记,他告诉记者,集中建房涉及占用其他村民的宅基地,容易引发矛盾。
武夷山村连续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户主会,把目标讲清、把政策讲明、把要求讲透,提高群众参与率、知晓率。姚拓介绍说,村委会主导做好组与组之间、户与户之间的土地协调和宅基地分配工作,明确屋场新建房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对占地面积、层数均做出了明确规定。
为顺利推进拆旧房、建新房,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还不错的村两委还拿出一笔资金对村民进行奖补。王启辉介绍,市政工程、绿化等由村里投资,上级部门专项资金也支持了一部分。
这是2025年2月8日拍摄的杨辉家的新房(中)。新华社记者谢奔 摄
走进现在的大塘杨屋场,一栋栋楼房整齐划一,白墙蓝顶,窗明几净。排排路灯上,挂着大红灯笼。道路开阔整洁,绿化、天然气、自来水等配套设施完善,与过去架空线路蛛网密布、凌乱不堪的景象彻底告别。汨罗镇镇长宋雄介绍,当前,大塘杨屋场已拆除危旧房屋77户,新建房屋73栋。
“不仅房子变漂亮了,通过屋场改造,自来水、电路等问题得到解决,邻里间的矛盾都少了不少,大家相处更加和谐。”村民杨国新说。
编辑: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