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的寒假作业做完了吗?”假期临近尾声,“赶作业”成为社交平台上家长议论的热词。抓紧寒假的尾巴,不少中小学生和父母共同开启“疯狂赶作业”模式。有别以往的是,今年,借助火爆的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那些原本费时费力的实践类、跨学科的特色作业如今不再“烧脑”,不少学生在“人机协同”下轻松应对。
AI下场“显身手”,由此也引发一个新问题: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如何让假期作业真正发挥最大效能?
DeepSeek来了,假期作业走向何方
这个寒假,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的各学科老师都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跨学科实践题。例如“正方形中能否折出等边三角形”“如何设计制作一台简易制氧机”……老师让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来完成这些作业,并鼓励学生运用AI工具来辅助完成。
眼看寒假“余额”不足,初二学生董奕昕仅用了两三天,就和DeepSeek完成了英语跨学科作业“春节最重要的事”的“人机风暴”。“我从非遗这个角度出发,着重介绍蛇年春晚中那些惊艳的非遗技艺。DeepSeek给了我很好的建议,从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文化意义等多个方面为我提供了思路。”董奕昕发现,用DeepSeek“赶作业”确实有很多便利和帮助,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作业的选题和切入点,还是要通过自己的深度思考和理解来产生。
放眼各中小学,除了常规的书面假期作业,很多学校会布置一些实践类作业。比如,去美术馆参观、参与社区活动,完成主题小报等。面对这些任务,不少家长灵机一动,有的在网上购买相关制作服务,有的干脆请AI当“外援”,根据AI给出的提示帮孩子完成实践类作业。
“AI时代,我们也希望学生能与时俱进地掌握相关技术,所以在布置寒假作业时,我们鼓励学生‘人机协同’,进一步提升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副校长汤霞说。
有人依然“加班加点”,甚至有家长请了年假
各大社交平台上,家长们关于寒假作业的讨论逐渐形成两大阵营。除了夸赞AI给力、省心的,仍有不少家长依旧在抱怨声中陪着孩子在作业本前“加班加点”。
“二年级的寒假作业,今天终于完成。”一位家长在网上晒出刚完成的《寒假生活》,不少网友纷纷留言:“感谢答案”“晚上就回去抄”……
比起基础版的《寒假生活》,让不少孩子最心焦的是那些相对机械的学科类作业。“语文要抄所有课文的词语,外加5张试卷和2篇250字的看图写话;英语所有单词抄一遍、默写一遍,外加几十页学习报,以及朗读打卡;数学也有几十页学习报……过年带着孩子出国玩了几天,回来就只能帮着她一起做了,不然实在来不及。”二年级学生家长许女士无奈表示,寒假所剩无几,面对这些机械重复的作业,唯有老少齐上阵,才能避免寒假作业“烂尾”,有家长甚至为此请起了年假。
“寒假时间并不长,加上春节期间很多学生要走亲访友,真正留给学习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在布置寒假作业之初,我们就将作业分成了短期和长效两种,短期的书面作业量较小,只是象征性地提醒学生不要忘了自己学习的主业。而长效作业是自选动作,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形式和内容。”上海市求真教育集团总校长陈明宏表示,学校在布置假期作业时,还是应充分考虑假期实际和学生学情量力而行,不要将寒假变成“第三学期”。
好的假期作业应让学生各展所长
如今,AI技术已能在短短数秒间轻松地为学生完成解题、写作、画画、做小报等作业。技术变革之下,究竟什么样的作业才能真正让学生感觉有收获?
“随着DeepSeek等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教育工作者而言,看待假期作业的眼光也该放得更长远一些,那些传统的重复性的作业已难以适应时代需求。真正有意义的假期作业应着重培养AI难以替代的人类核心素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副校长冯志兰说。
这个寒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给各学段学生布置的寒假任务均为“开放命题”,鼓励学生从各自兴趣出发完成相关作业。“比如,选一首喜欢的歌,并为它重新创编歌词或者拍摄MV。只要是孩子真正感兴趣的点,往往不用强求,他们会很主动地去完成。”冯志兰说。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高一学生的语文寒假作业中有一道特别的题目——在回老家或旅游过程中,记录能够体现《乡土中国》内容的场景,并发一条图文并茂的朋友圈。
“寒假不只有眼前的作业,还有春节的文化传承和亲人的团圆喜庆。形式多样的寒假作业,既是老师的‘抛砖引玉’,也能让学生各显其能、各展所长,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校长陆振权说。
编辑: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