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揭阳黄氏:潜光隐德 淡看功名

时间:2025-01-22 14:20:36  来源:CCTV4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化中国行丨揭阳黄氏:潜光隐德 淡看功名

“他,恰是有为而埋名的人生,就像他负责设计的潜艇,久久地潜进深深的海洋,是赫赫的存在,又是无影的存在。”

潜光隐德 赫赫无名

“他,恰是有为而埋名的人生,就像他负责设计的潜艇,久久地潜进深深的海洋,是赫赫的存在,又是无影的存在。”

这段文字来自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文中赫赫又无影的存在,说的就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黄旭华的故乡在广东揭阳新寮村,“崇德堂”是他少年时期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在“崇德堂”后巷两侧的门楣上,分别题写着“潜光”和“隐德”的字样,这是黄氏家族的家风,也是黄旭华一生的写照。

1958年,黄旭华被选中参与共和国核潜艇的研制工作。这是一项绝密任务,不能向家人透露任何信息。接到任务后,来不及告别,他就在家人的世界里“消失”了。自此,家里每一次相聚,都没有老三黄旭华的身影。

1987年,母亲收到了一本黄旭华寄来的刊物,已经近三十年没见过儿子的她,不明白儿子为何要寄一本杂志回来,直到在其中看到一篇《赫赫而无名的人生》。

文章里没有提到具体的人物名字,也没有任何照片,但母亲明确感觉到,这个赫赫无名的人就是自己那个三十年没回过家的儿子。那一天,母亲把所有孩子叫回家里,激动地说道:“这就是你们的三哥,从今以后,你们不能埋怨他,他是国家的大功臣。”

1988年,黄旭华院士终于回到了家乡。从离开到归来,从青丝到白发,黄旭华用一生诠释了“潜光隐德”的家风传承。

养晦韬光 毋昧时而躁进

黄氏家族“潜光隐德”的家风传承,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根据黄家族谱记载,揭阳新寮村的黄氏家族,是黄峭的后裔。

唐朝末年,黄峭曾任工部侍郎。唐灭亡后,黄峭弃官归隐。后唐建立后,皇帝得知黄峭文武兼备,才识过人,想请他出山辅政。然而黄峭却深感时局难以扭转,不如退隐山林,潜心教育后人。

回到家乡后,黄峭创办书院,传道授业,并写下“戒诸子以养晦韬光,毋昧时而躁进”的家训,告诫后世子孙,时局不定时不可冒进,应当隐藏光芒,潜心学习,为以后能给国家和百姓效力而做好准备。

默默坚守 筑起安全之墙

而今,黄氏后人依旧秉持着“潜光隐德”的家风祖训,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从不张扬显耀自己的成就。

黄铠是一名警察,平日里工作一忙起来,人就不见了踪影。刚结婚那段时间,妻子对此很不理解,人说走就走,一连好几天没有音信,这算怎么回事。

妻子的心情黄铠心里明白,但是警情面前,只能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弥补家人,2017年5月,黄铠提前请好了年假,打算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可行程又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乱了。

但几天后,一则新闻让妻子恍然大悟,原来黄铠是去参加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妻子这才了解到,这些年,黄铠和警队的同事,侦破了大大小小的案件上百起,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从老一辈隐姓埋名、为国铸剑,到今天年轻一代默默坚守、为人民筑起安全之墙。“潜光隐德”的古老家风,始终发挥着重要力量。

今晚20:00,锁定CCTV4《记住乡愁》,走进广东揭阳,听听“中国核潜艇之父”赫赫无名的人生故事,感受“潜光隐德”的家风传承。

编辑:秦秦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