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的力量有多强大?让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的“杨根思连”来告诉你!

时间:2024-05-27 15:06:18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一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信念的力量有多强大?让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的“杨根思连”来告诉你!

1950年,28岁的杨根思刚刚在北京参加完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返回上海的路上,得知部队准备入朝作战,他主动申请参战……

2016年7月8日

南苏丹当地发生激烈的战火冲突

在此执行维和任务的林思琦和战友们

负责保护难民营安全

转移过程中

一枚火箭弹击中他们的步战车

此时

站在距此地100米左右的林思琦

目睹了这惨痛的一幕

爆炸的轰鸣声和战车燃烧的烈火

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

他的两位战友:李磊、杨树朋

青春、鲜活的生命

这一次永远定格在

维护和平的异国他乡

牺牲没有让年轻的小伙子们

有丝毫退怯

就在战友牺牲的当晚

他们再接通报

联合国营地可能遭重武器冲击

连队奉命组建反坦克狙杀组

阻击武装分子对营区冲击

枪林弹雨,生死一线

连长说

“结过婚的往后退

独生子的往后退

没有一个人动

所有干部骨干(党员干部)

向前一步走

所有人都往前走了一步!

林思琦与7名战友

组成“八人突击队”

以向死而生的决心与勇气

与武装分子对峙了6个小时

成功守住联合国营区安全

是什么令他们在绝境中勇敢无畏

一次次出色完成保卫和平的重任?

是什么锻造了他们

“逢敌亮剑、亮剑必胜”的尖兵铁拳?

答案就在这支队伍响亮的名号之中:

“杨根思连”

这是一支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

全面提高打赢能力的铁血尖兵!

01

“三个不相信”的精神密码

1950年,28岁的杨根思

刚刚在北京参加完

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在返回上海的路上

得知部队准备入朝作战

他主动申请参战

在长津湖畔的小高岭阵地

杨根思连队遭遇

美陆战第一师的进攻

“请首长放心

只要杨根思在

小高岭就在”

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

打退八次猛烈冲锋后

杨根思抱起一包10斤重的炸药包

迎向敌人的第九次冲锋

任务完成后

战友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一本日记

扉页写着: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1951年5月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命名

杨根思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

今天,每一位加入

“杨根思连”的新兵

都会聆听那个热血沸腾的英雄故事

晚点名时

第一个喊的名字就是杨根思

全连官兵齐声答“到”

第一天加入“杨根思连”的肖荣基说

听到这个“到”

他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因为在哥哥的连队

点名时第一个点到的也是哥哥的名字

那一刻我感觉我离哥哥更近了”

肖荣基的哥哥就是

卫国戍边英雄肖思远

坚持支部建在连上

强在连上

忠实履行使命

70多年来,一代代官兵

将朴素动

人的英雄信念薪火相传

“三个不相信”镌刻在连队灵魂里

成为一个精神象征

一笔无尽的财富

02

守好金字招牌

付东旭是“根思龙虎榜”上的一条蛟龙

但起初入连时

他却是个十足的后进生

“根思龙虎榜”是一张

展示比武创纪录的电子板报

付东旭凭借高超的“蝶形移位”

步战车驾驶技术赢得全旅第一

△步战车“蝶形移位”

而为了这个成绩

他从刚驾车就撞石头熄火的状态

变成一位“人车合一”

决胜于分秒间的绝顶高手

他的法宝在于勤学、苦练、颖悟

“猛搓方向盘的时候

手都搓出血泡

我把这个血泡直接挑掉

然后接着开”

在近50摄氏度的装甲车内

一练就是近7个小时

“钻出车外觉得外面

三四十(摄氏)度温度也很清爽”

他反复研究比他更强的对手

寻找精妙于毫厘的制胜之道

而支撑他这样苦练精炼的力量在于

续写英雄连队的荣光

谈到自己拿第一名时的心理

付东旭说

“我感觉非常骄傲

非常自豪

我没有给老连长丢脸。”

翻开连里的功模档案

上面写满一代代“杨根思连”英雄

攻坚克难的故事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

付东旭作为

“杨根思连”的荣誉战旗擎旗手

参加严酷的训练

“有好几次我都感觉坚持不住了

我就猛掐自己的大腿

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我

最后我坚持下来了

还成为当时评比考核的第一”

这次任务结束后

那份档案的空白页上

也有了他的名字

03

亮剑必胜

2021年的一场实战化攻防演练

“杨根思连”作为红军迎战

被称为“朱日和之狼”的

我国第一支专业化蓝军旅

在陌生的空间

每一个拐角都充满未知

一排战士作为清障尖兵率先突入

却遭到伏击,损失重大

在失去步战车的不利条件下

他们从蓝军的三角锥、铁丝网上

撕开口子,完成清障

二排战士刚进入核心区

就被蓝军坦克阻断

坦克在一个死角

只有炮塔漏在外面

几乎就是一瞬间

一半的战士“没了”

连队干部米泰宇意识到:

“从所学知识判断

我们完成不了这个任务”

“杨根思连”没有完不成任务

他们不相信存在没有弱点的敌人

锁定一处无人防御的高耸围墙

作为突破口

李伯利作出一个决定:

带领三名队员人工破墙

看到一块块砖头在往下掉

“那就是希望

那就是奇迹”

米泰宇说

“杨根思连”出其不意地越墙而过

瞄准蓝军坦克射出致命一击

但接下来,顽强的蓝军

布下“机枪堡垒”

一个拥有无死角打击能力的

“死亡地带”

仅剩下6人的二排战士

收集所有手榴弹

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

为三排的战车队发起总攻

清除了最后的障碍

米泰宇明白

这场不可能赢的战斗

打赢了!

“杨根思连”的官兵

坚决听党指挥

矢志奋斗强军

“我们这支部队就是凭打仗立身

凭打赢立威的”

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必胜!

不惧怕战死沙场

都明白为何而战

连队干部王玉恒在一次演练前

写下了这样的告别信:

“当年

他们用生命换来了70年的和平

今天

我们也愿意为祖国的和平昌盛

而贡献一切!”

04

活成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哪里有需要

“杨根思连”就出现在哪里

多年来,“杨根思连”

在国际军事比赛、实兵演习

国际维和、抢险救灾等

重大任务中功勋赫赫

仅2017年以来

连队先后有19人荣获

集团军以上表彰

6人荣立二等功

26人荣立三等功

18人考学提干圆了军官梦

“杨根思连”连续6年

被集团军表彰为

“强军兴训先锋连”

被中央军委表彰为

“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

连队干部仇安说:

“三个不相信”是一个武器

就和我们战士手中的枪一样

一杆是实物枪,一杆是精神枪

我们要把两杆枪都带上

我们就能打胜仗

因为有“杨根思连”这样的基层连队

作为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基石

才能有人民的安居乐业

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杨根思连”所秉持的

“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

启发全军战士

也包括我们每个人

无论面对强敌还是绝境

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把“不确定”变成“向前进”

活成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编辑:秦秦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