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指成拳”提高警惕 坚决打击针对生态环境领域数据窃密活动

时间:2024-05-19 14:41:08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握指成拳”提高警惕 坚决打击针对生态环境领域数据窃密活动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国家安全机关了解到,近年来,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或基金会,打着“项目调查研究”“生态治理保护”的旗号,非法采集、窃取中国重要自然保护区的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数据,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隐患。

央视网消息: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国家安全机关了解到,近年来,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或基金会,打着“项目调查研究”“生态治理保护”的旗号,非法采集、窃取中国重要自然保护区的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数据,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隐患。

“您好,我是某国的教授,专程到此开展跨国学术交流,想与您共同考察本地的生态环境,并为您提供丰厚的经费报酬!”日前,自称某国教授的境外人员在本地人的带领下,在我国某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林场等地,安装了多个所谓用于“考察生态环境”的仪器设备,建立多处小型观测试验场,非法大量采集了我国重要自然保护区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数据。

根据线索,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迅速开展工作,及时制止了非法活动。该国教授对其以学术合作为掩护,搜集、窃取我国非传统领域安全数据的事实供认不讳。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对该国教授等涉案人员进行处理。

在境外非政府组织支持下,一所外国高校与我国西南地区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管理单位开展所谓自然生态领域科研“项目合作”,并采取利益拉拢、色情引诱等方式将我方人员拉拢“下水”,指使、胁迫其配合非法窃取我国自然保护区各类敏感数据。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该境外非政府组织背景复杂,此次所谓“项目合作”实为某西方大国以开展项目合作为掩护,在未经我国任何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通过违规在我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安装气象站、布设红外相机设备、开展GPS测绘、窃取我国涉密电脑资料等方式,获取我国重要自然保护区大量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数据及图片资料并向境外传输,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通过专案行动,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违法违规人员进行了处理,并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消除风险隐患。

保护生态资源数据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发现非法采集生态环境数据、伺机破坏生态环境的线索,以及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反映,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编辑:秦秦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