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将变湿?当前的一项研究成果对此进行了“实锤”。
1月13日,记者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获悉,基于观测数据约束的地球系统模式,来自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对青藏高原降水和径流的未来变化进行了预估,他们发现,在全球升温2℃的情景下,青藏高原降水将持续增加,主要河流的径流总量也将随之增加。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
青藏高原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亚洲水塔”。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升温的速率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两倍。2015年签署的《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在此温控目标下,“亚洲水塔”的气温将激增4℃。
“那么,在全球升温2℃的情景下,‘亚洲水塔’供水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亚洲水塔’主要河流上游人均水资源量将如何演变,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汪涛说。
地球系统模式是预估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然而,不同的地球系统模式对青藏高原未来降水的预估存在巨大差异,在青藏高原地区的模式预估结果可信度极低。同时,该模式对包括蒸散发和土壤水分等关键陆表水文过程的模拟也存在偏差,且大多缺乏对山地冰冻圈水文过程的刻画。因此,基于当前地球系统模式预估未来青藏高原径流变化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为此,研究人员从印度季风与西风协同作用是主导青藏高原水圈变化的核心思想出发,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约束了地球系统模式对青藏高原未来降水和径流变化的预估,绘制了包括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湄公河、长江和黄河等主要河流上游人均水资源量分布图。
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升温2℃的情景下,青藏高原降水将持续增加,且受南亚季风影响的区域降水增加显著高于受西风影响的区域;同时,主要河流径流总量也将增加,其中恒河上游增加最大,印度河上游增加最小。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亚洲水塔”供水增加,但并不是总能增加上游流域人均可用水量。“基于未来人口变化的相关数据,我们发现,长江和黄河上游流域人均可用水量将增加,而印度河和恒河上游流域人均可用水量可能会减少。”汪涛说。
他表示,这项研究对于改善水资源管理,推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保障水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原标题 “亚洲水塔”河流径流总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全球变暖背景下 青藏高原将会更“湿”)
编辑:秦秦
忒色 记者从西安地铁了解到,即日起乘坐高铁到达西安北站的乘客,无需二次安检,可直接换乘地铁二号线,方便了旅客出行 2021-01-20
忒色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腊八节来临,冬天里,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足以温暖人们的胃,它的做法看似简单,却也有着颇为悠久的历史。 2021-01-20
忒色 自1月2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2021年第一季度调整列车运行图。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获悉,调图后,西安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开行客运列车总数较2020年底增幅10.9%,达406.5对。 2021-01-20
忒色 209路由凤城六路西口发车,经朱宏路、凤城七路(去)、凤城五路(回)、明光路、凤城四路、贞观路、凤城二路、太华路、华清路、东城大道至十里铺公交调度站 2021-01-19
忒色 陕西省专业气象台预计,受短波槽影响,预计20日我省中南部有一次弱降水天气。 2021-01-19
忒色 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到,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保障群众安全顺畅参观,2021年春节假期中除2月11日(除夕)闭馆一天外,2月12日(初一)至2月17日(初六)正常开放 2021-01-18
忒色 2021年,西安将新增学位10.8万个,到7月底招聘教师7000名以上 2021-01-18
忒色 神木—西安动车组将于1月20日正式开行,全程6小时36分 2021-01-18
忒色 以最受关注的抗癌药为例,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了抗癌药专项准入谈判,最终17种药品谈判成功纳入目录,并于2020年底协议到期 2021-01-18
忒色 陕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7395元,增长到2019年的24666元,增长41.8%,年均增长9.1% 2021-01-18
忒色 14日的西安晴空万里,但是冷空气已经打包发货了。随着一股强冷空气到来,西安最低温下降6~8℃,17日凌晨,城区最低温降至-7~-5℃。 2021-01-15
忒色 2021年春运将从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在疫情零星散发的背景下,春运客流量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