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增收、煤城转型、绿水惠民,一场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变革正在三秦大地进行—— 绘就“绿色富民”新图景

时间:2025-09-25 21:54:13  来源:群众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茶山增收、煤城转型、绿水惠民,一场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变革正在三秦大地进行—— 绘就“绿色富民”新图景

是生态宝库也是幸福家园站在汉中市天汉湿地公园的栈道上望去,远处飞鸟翩跹,近处芦苇摇曳,市民沿步道漫步闲谈,孩童追逐嬉戏

916bba6d1d7e0f8c034de11606cd66e2.jpeg

秋日的汉中市天汉湿地公园景色如画(资料照片)。 通讯员 田刚摄

秋季的陕南,山色如黛,云雾轻拢。盘山路蜿蜒而上,漫山遍野的茶垄,层层叠叠,如大地抒写的绿色诗行。在这片土地上,一场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变革正悄然进行。

绿叶变“金叶”的致富经

蒋家坪村凤凰茶山静卧在平利县深处。9月18日,这里虽已过采茶旺季,山间却并不寂寥:游客络绎不绝,举着手机与身后茶垄合影;几位女士笑语盈盈,挥动彩巾,为翠绿茶山添了一抹流动的斑斓。

在山脚平台,蒋家坪村原党支部书记罗显平精神矍铄地向大家讲述这片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5年来,茶园面积扩大了750亩、加工厂拔地而起、茶企相继入驻,茶产业年产值突破400万元;农家乐与民宿兴起,蒋家坪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茶山下,老县镇锦屏社区安置易地搬迁群众1346户、4173人,引进6家新社区工厂,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推行“六小工程”——小超市、小库房、小餐桌、小课堂、小厅堂、小菜园,让群众真正安下心、扎下根。

在社区工厂内,锦屏社区居民刘明说:“前几年,我们两口子在江苏打工,如今在社区工厂上班,赚的钱不比外面少,还能照顾家、陪伴孩子,这是最让我高兴的事。”

平利的产业故事,不只有茶。在平利县神草园茶业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拿起一盒绞股蓝龙须茶说:“别看这草小,它蕴藏着大产业、大健康、大科学。”

这家成立已有18年的企业,拥有22项外观专利、4项发明专利申请,成功选育“平利1号”等新品种。从茶品到化妆品、方便食品,平利绞股蓝正在大健康领域开辟出一条新路。

目前,平利县有绞股蓝标准化种植基地5万亩,产品产量达7000余吨,产值7亿元以上,培育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家、1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家,绞股蓝产业已成为平利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从黑色煤城到“天然氧吧”

麟游县因煤而兴。穿行其间,满目葱茏与清新空气扑面而来,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避暑胜地”。“林木绿化率超70%,夏季平均气温21℃,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3000多个。”宝鸡市生态环境局麟游分局局长汪红刚介绍。

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宝鸡首座重卡换电站繁忙运转。一辆重卡缓缓驶入换电工位,几分钟便完成电池更换,轰鸣着驶出,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这座投资2500万元的换电站,每天为数十辆新能源重卡提供服务。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冯海龙说:“项目每年不仅实现每车节约成本10万元,还能减少柴油消耗约4万升,降低碳排放30吨,是经开区践行‘双碳’战略的生动实践。”

麟游县郭家河煤矿,绿树掩映的厂区、鸟语花香的步道,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煤矿的认知。“我们始终坚持‘产煤不见煤、是矿不像矿’。”陕西郭家河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大连说,近5年,我们累计投入2.29亿元用于智能化建设,实现了地面一键启停采煤。

如今,郭家河煤矿的矿井水、生活污水全部回用,实现零外排;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累计覆土32万立方米、种植树木9.75万株;工业广场绿化率超66%,真正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工作人员展示了一段矿区视频:一只萤火虫停在手臂上,尾部闪着柔和微光。除了萤火虫,野兔、猪獾、野鸡也常来矿区,这些都是生态变好的最好证明。

“麟游的实践证明,绿色转型是机遇。”麟游县常务副县长上官青云说,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68.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94亿元。

是生态宝库也是幸福家园

站在汉中市天汉湿地公园的栈道上望去,远处飞鸟翩跹,近处芦苇摇曳,市民沿步道漫步闲谈,孩童追逐嬉戏。这幅人水相亲、城水共融的画卷,正是汉中践行生态文明的生动写照。

公园里的摄影爱好者刘先生兴奋地向记者展示刚抓拍到的野鸭戏水:“这几年,环境越变越好,能拍到的鸟类明显多了。”

“从‘硬质防护’到‘柔性修复’,汉中保留汉江原始岸线,打造生态岛屿,让湿地公园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目前,天汉湿地公园已观测到鸟类超90种、植物314种、鱼类30多种,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态宝库’。”汉中市一江两岸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闫晓明介绍。

对汉中市民来说,天汉湿地公园是一座“民生乐园”。6.2公里景观栈道蜿蜒江边、132万平方米生态湿地滋养着城市,风雨亭、防雨棚、导览牌等设施随处可见。

“我每天下班都来走一走,吹吹江风,看看风景,心里特别舒服。”市民孔艳丽说。这份惬意的背后,是汉中对生态的坚守。全年水生态环境优良,汉江、嘉陵江出境水质达Ⅱ类标准,汉江汉中段入选全国幸福河湖优秀案例。

如今的汉江,梅花盛放、红嘴鸥越冬等场景按时上演;帆船展示、桨板超级联赛等活动接连举办。2025年,汉中仍在持续发力: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建制镇污水设施“消空白”,完善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只为让“幸福园”的底色更亮。

编辑:丁佳豪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