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图片库里,一组老照片定格着乌鲁木齐商业的变迁轨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街道旁的流动售货摊前,大人孩子围得满满当当,摊位上的商品虽简单却承载着日常所需;到了八十年代,商场内货架林立,服饰、鞋帽、日用品整齐排列,几张柜台划分出交易空间,成为当时乌鲁木齐最主要的城镇供货点。
从“露天吆喝”到“一站式体验”,天山百货这座陪伴新疆人30多年的商场,也是这段变迁的鲜活载体。
9月19日,天山百货三楼女装区,51岁的楼层经理陈绮馨正穿梭在装修精致的品牌专柜间,协调陈列、沟通销售数据。
扎根商场21年,陈绮馨的职业轨迹,与新疆商业的模式变迁紧密交织。
商店售货员在街上流动售货,成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道风景。图片由新疆图片库提供
天山百货大楼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承载了几代乌鲁木齐人购物的记忆。最初,商场以简单的日用品售卖,成为了新疆集中商业的开端。“小时候,家人还带我们来天百拍过照。”陈绮馨说,当时谁也没想到,她长大后会成为天山百货的一员。
2003年,陈绮馨以联营员工身份进入新疆友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彼时的导购还停留在“卖货就行”的认知里,但友好集团已开始推动转型。
“不仅要懂自家品牌,还要学其他门店的服务,利用业余时间了解时尚趋势。”陈绮馨记得,2009年通过星级考评成为自营正式员工前,每年的考试都在拓宽她的知识边界。参加四星级员工考评时,考官指着男装区意大利品牌旁的比萨斜塔画作提问,让她意识到,要和客群共鸣,就得懂得更多。
2012年,陈绮馨被提拔为女装区卖区长,管辖十几个品牌,她说,从盯一个品牌到管一片区域,得跟上业态变化的脚步。
20世纪80年代,友好商场是乌鲁木齐市最主要的城镇供货点。图片由新疆图片库提供
而她也见证着天山百货的蝶变。94年建成的老楼虽面积有限,局部却在不断调整——七楼从餐饮改为美业医美,“天之城”区域全新改造让顾客在购物之余小憩,一楼引入麦当劳,化妆品专柜几乎囊括了国内外各品牌……
“这些变化都是为了贴近顾客需求。”陈绮馨说。
从流动货摊的按需供给,到国营百货大楼的货架满满,再到如今天山百货在有限空间里做最优调整,乌鲁木齐的商业版图不断升级。陈绮馨感慨:“以前买东西凑齐几样得跑好几个地方,现在美业、餐饮、服饰一站式解决。”
9月19日,在天山百货三楼女装区,51岁的楼层经理陈绮馨正穿梭在装修精致的品牌专柜间,协调陈列、沟通销售数据。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索蓉芝摄
老照片里的流动售货摊成了时代印记,那阵阵从流动货摊飘来的“吆喝声”,早已化作一站式购物中心里的欢声笑语——它不仅见证了新疆商业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飞跃,也指向一个更加多元、便捷的消费新时代。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