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这不只是故事,更是历史

时间:2025-08-24 15:57:54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这不只是故事,更是历史

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展出的一把奖励解剖技师的军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穿越历史烟云,一行行苦难的泪水,一个个悲壮的身影,一段段不屈的抗争,依然震撼人心。

因为,这不只是纪念馆里收藏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记忆。

铁证如山 血泪记忆

点击海报↓↓↓聆听历史

6d13c0c8ea6564cbeba3793786c86a44.png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内,有一座被称作“四方楼”的建筑遗址。它曾是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和人体实验的核心区域。

而被“四方楼”包围在中间的两栋建筑是关押被实验者的特设监狱。

adb3ccc725b89790efafdb849f16cd3c.jpeg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拍摄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内的特设监狱(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据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讲解员贾婷婷介绍,该监狱采用了德国城堡式秘密建筑法,所以在外围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里面有两栋特设监狱的存在。

731部队的细菌研究实验从1932年开始,到1941年基本完成,但并没有完全停止,一直延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据731部队原成员胡桃泽正邦供述,被实验者包括中国人、朝鲜人、蒙古人、苏联人等,特设监狱中的常备人数在40人以上,并会“不断补充”。

238761883dc8fe8d1cb20637eebdada8.jpeg

这是8月15日拍摄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731部队进行的人体实验有很多种,被实验者被送到731部队后就没有了名字,取而代之的是一串串数字编号。731部队将这些被实验者统称为“马路大”。据贾婷婷介绍,“马路大”是日语音译,原意是“被剥了皮的木头”“原木”。“可见他们根本没有把这些被实验者当作人来对待。”贾婷婷说。

30740ae2613ee0b446c70b87042096d8.jpeg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展出的解剖实验场景。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6dabbb76b5f7e178e3fc9bf0d7930a51.jpeg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展出的一把奖励解剖技师的军刀。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1945年8月,731部队在溃逃之际将四方楼炸毁。近年来,考古工作人员在四方楼遗址中发掘出罪证文物千余件,包括铁器、玻璃器、铜器、陶瓷等。一件件物证,为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和实施细菌战再添新铁证,揭露着无法掩盖的历史真相。

efbeedaa104adf35093830ccfe2ff054.jpeg

这是8月15日拍摄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布的新罪证史料。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抛洒热血 壮歌回荡

点击海报↓↓↓聆听历史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那一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尽管取得大捷,毙敌1000余人,但八路军也伤亡600多人。

在山西省大同市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内,陈列着当年战士们杀敌的大刀。残破的刀身见证了当时战斗的惨烈。

eac1e213cba3a34f8c69a3e9caf7c036.png

图为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内陈列的战士们的杀敌大刀。新华社发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扬言“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全中国”。9月24日深夜,八路军115师冒着倾盆大雨开赴平型关附近,是为了一场伏击战。

经过大半夜的艰难行军,115师各路官兵于25日清晨进入预定攻击位置。7时许,日军进入伏击圈。115师抓住战机,立即命令全线开火。

f0e731df1f8b9e7de8a21d0ddb07c55f.png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图为八路军115师战士在平型关公路两侧伏击日军(资料照片)。

685团2营5连一位外号“猛子”的连长曾贤生带着20名大刀队员冲入敌群,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主任胡永恒介绍,“曾贤生砍死了几名日军以后,肠子被日军刺穿了,但他依然很顽强地抱住了日军,从山坡上滚下去。”

在和敌人搏斗的过程中,曾贤生身负重伤,最终选择和敌人同归于尽。后来,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一张血书:“血战平型关,誓叫鬼子有来无还!”

25c8f45d84f80d8d501e31ec486ba1c5.jpeg

图为平型关战斗中敌我肉搏。 新华社发

2015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雄集体方队擎举旗帜通过天安门,接受了检阅。

一面旗帜就是一部史诗,见证着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奋进征程。

2a8db722cd22182967c01dd5fbe621b2.png

图为当年颁发给685团2营5连的一面战旗。新华社发

d62b5a97fb04758b959bbf7bec976064.jpeg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青山见证 鱼水情深

点击海报↓↓↓聆听历史

阴山山脉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内蒙古高原,当地人称它为大青山。从山脊南眺,壮阔包容的黄河水如母亲宽厚手掌拂过土默川平原,尽展广袤平坦。

2423e46b6a6c86436cefd1078c1aa42b.jpeg

图为阴山山脉。(高雪峰 摄)

1981年,内蒙古博物馆收集革命文物,人们耗时一整天,用吊车从山上运下来一盘总重314斤的石磨。而当年,它却是由一位当地村民独自背进了山。

1942年,八路军伤员在大青山悬崖绝壁上的供给处内养伤。由于没有石磨,大颗粒的食物让喉咙受伤的战士难以下咽。面对此情此景,供给处的负责人李方汉同志决定排除万难运来石磨。几经波折,村民白生宝领到了帮八路军背磨进山的任务。

09a5ca38ce9eef982c2533468a4b2f3a.jpeg

图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内展示的石磨图片。新华社记者 何莉 摄

沿途是20多公里的山路,除了牛羊上山吃草踩出一点羊肠小道外,几乎全是悬崖绝壁。白生宝突破封锁、躲避搜索,把石磨上盘背到供给处后,他又一刻不歇地背来了石磨下盘。

历尽艰辛,石磨终于在供给处门前转起来了。

据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讲解员胡利介绍,“背的过程中磨盘把白生宝的背都磨破了,磨破之后鲜血把磨盘的一个面染红。”

有人问白生宝:“你的背磨成这样,疼不疼?”他说:“这点伤算啥?不疼!比起战士的伤来,我这点根本不算什么!”

a67f9e23869aa6fa6c27530dd1ecef28.jpeg

这是7月2日拍摄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我们军民团结鱼水情深。大青山抗战离不开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帮助和支持。”胡利说。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李蓉告诉记者,“比正面战场更困难、更危险的地方,就是敌后抗战,没有更多的来自政府方面的这个支援。靠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敌后战场还能够坚持下来,而且逐渐地成为了一个主战场。”

c399535443a7bffe62460d5b97f3d300.jpeg

1943年冬,在苏北抗日根据地,群众纷纷将自己的子弟送到新四军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整个14年抗战期间,中国付出巨大的代价:一半国土被日寇践踏,930余座城市被侵占,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那是光明与黑暗的搏杀,亦是牺牲与希望的传承。

故事有结局,但历史如镜,映照现实和未来。它告诉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信念与担当,砥砺奋进、开创未来……

聆听完整版↓↓↓

f82d59685ab5705d9f93a1f327577f9a.png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