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漫评:津门潮涌文脉兴,“天下和合”谱新篇

时间:2025-08-12 16:28:54  来源:未来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好评中国|漫评:津门潮涌文脉兴,“天下和合”谱新篇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河海津韵”篇章正是对天津文脉的深情回望

海河汤汤,承载六百余年城脉奔涌向前;渤海浩浩,激荡新时代潮声澎湃不息。8月9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动,启动仪式以“河海津韵”“津非昔比”“天下一家”三个篇章为“经纬”,既细细描摹出津沽大地的文化基因图谱,又徐徐展开中华文化与世界“对话”的壮阔长卷。这恰似一扇窗,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历史的厚度、发展的热度与文明的温度等正在渤海之滨交相辉映,谱写出动人的时代交响。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河海津韵”篇章正是对天津文脉的深情回望。《南桃北柳》展演,静静诉说着南北文化借由运河漕运交融共生的往事;在《镇馆之宝》节目环节,来自天津博物馆和平津战役纪念馆的“镇馆文物”在大屏幕上活了起来;《不止建筑》微话剧为观众打开立体的“史书”……从漕运码头的喧嚣市井到相声茶馆的满堂笑声,从杨柳青年画里晕染的民俗味到平津战役承载的厚重红色文化,天津的文化基因里,始终流淌着“河”的灵动包容与“海”的开放豁达,蕴藏“和合”气质。

发展是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津非昔比”篇章生动展现了天津在新时代浪潮中的破茧蝶变。比如,在《天工开物》节目环节中,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首席科学家孟祥飞讲述了以创新科技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故事;《京津冀240小时》串联起三地协同发展的生动切片:复兴号高铁在京津城际铁路上呼啸而过,半小时通勤圈串联起京津冀的“城市群梦想”,天津港无人自动化码头的机械臂精准作业,将“中国制造”送往世界各地。从“北方工业重镇”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极”,从“河海联运枢纽”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天津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这种发展中的“和合”,让发展之路在多元融合中走得更稳、更远、更有温度。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天下一家”篇章彰显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外国友人在群口相声节目中各展所长,快板、相声贯口、吉他弹唱、京东大鼓、京剧等多种才艺表演,赢得全场观众喝彩。他们还各自分享了自己与中国的故事,对即将召开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献上美好祝福。他们表示,天津文化异彩纷呈、开放包容,希望越来越多人能走进天津、爱上中国文化。这种“和合”彰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东方智慧,既守护自身的文化基因,也尊重他国的文明密码,在差异中寻找共识,在共识中推动共赢。

当海河的浪花汇入大海,当杨柳青年画的内容元素愈发多元,我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何以中国”的答案,既在文物古籍的字里行间,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实践中,更在与世界携手同行的每一步里。而“和合共生”的理念,正是中华文明献给世界的智慧启迪:唯有尊重历史、拥抱变化、开放包容,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共同谱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吕金艺)

编辑:张娟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