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年轻人,把青春种进了沙漠里

时间:2025-07-24 13:24:58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这群年轻人,把青春种进了沙漠里

从被动搬迁到主动扎根,从单纯防沙治沙到科技惠农、带动增收,策勒站几代人在沙漠里耕耘出的,不仅是生命的绿色,更是生活的甘甜

7c7c43c220f4b867254774a6b6db839c.png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那绵延1400公里的风沙线上,一座与沙海搏斗了42年的“堡垒”巍然矗立。

作为该区域唯一的沙漠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以下简称“研究站”)不仅是防沙治沙的前沿阵地,更是一群年轻人挥洒青春的舞台,他们正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深深“种”进这片无垠的沙海。

研究站里30多名学生中,一半多是女生。她们每年4月来到这里,一待就是大半年。在这段时间里,她们整日与黄沙朝夕相伴,实验室仪器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好不容易抽空回趟家,还要重新适应城市的喧嚣和车水马龙。

研究站副站长李磊自豪地说:“我们研究站上的姑娘们都非常可爱、乐观。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总能以积极的态度完成科研工作。”一位来自策勒县本地的维吾尔族姑娘坦言,外边的世界纵然精彩,但选择留下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守护家乡的责任感和用知识改变生态环境的信念,“我们知道,自己种的不是树,是希望。”

治沙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事。董新平是研究站的博士生,他说:“从前辈身上最能学到的就是‘坚持’。像我们的老师,在这里快30年了,当年条件远比现在艰苦,却能一直扎根在这里,不仅做科研,更努力把技术转化为‘活效益’,实实在在增加了当地人的收入。”

从被动搬迁到主动扎根,从单纯防沙治沙到科技惠农、带动增收,策勒站几代人在沙漠里耕耘出的,不仅是生命的绿色,更是生活的甘甜。董新平深知这份事业的长期性:“我们现在开展的工作短期内可能见不到明显成效,但我相信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经济效益一定能够展现出来。”

回望建站初期,这里黄沙肆虐,策勒县曾两度因风沙搬迁。如今,点点新绿在沙漠中顽强蔓延,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与坚守,是研究站四十年如一日奋斗的注脚。年轻人们说,苦是真的,但那份值得也是真的。看着沙漠在脚下一年年退却,看着每一株破土而出的新芽,这都是风沙颁发给他们的、无声却最珍贵的勋章。

风沙或许会抹平昨日的脚印,但每一粒沙子都将铭记:这群把青春种进沙漠的年轻人,正在这片土地上,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记者王天乐、唐佳 实习生李昕桐)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