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一支毛笔“写”出产业大文章

时间:2025-07-09 17:18:26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活力中国调研行】一支毛笔“写”出产业大文章

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也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毛笔之乡,这里因笔而兴、因笔而名,毛笔制作技艺延续1600多年

晏殊故里,进贤文笔。

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也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毛笔之乡,这里因笔而兴、因笔而名,毛笔制作技艺延续1600多年。

“我对于毛笔制作最初的印象,就是大人们每天坐在工作台旁日复一日重复做同一件事情,自己就会好奇地去学习一些简单的工序,慢慢地自己也就学会了。”1998年出生徐逸篪自幼浸润于毛笔制作的家庭氛围中,对传统手工艺怀有深厚感情。

在文港镇,毛笔制作自古多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父传子,母传女,世代相继。

2014年,徐逸篪正式拜师学艺,潜心钻研毛笔制作技艺,致力于传统毛笔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做学徒时,印象深刻的是给动物毛料脱脂,要用石灰水来脱脂,手指泡在里面非常难受。”徐逸篪说。

记者了解到,传统毛笔制作工艺共有128道工序,其中,笔头制作为主要工序有47道流程。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鹏程看来,“学做毛笔一定要有耐心,道道工序都是可以学会的,但做好一支毛笔却不容易,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悟。”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文港有从事毛笔生产营销的文圣阁笔业有限公司等企业400余家、作坊2200余家,从业人员2.2万余人。2024年,制笔及相关文化用品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6.5亿元,毛笔占据全国约80%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当地还先后建成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钢笔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特色旅游景点,按照“前店后坊”模式,打造文化产业街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旅品牌。(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付立军 王群)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