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照片中的TA·抗战胜利80周年|“地雷战”亲历者刘寿山:当年我们这样把鬼子炸上天!

时间:2025-05-23 09:08:20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寻找照片中的TA·抗战胜利80周年|“地雷战”亲历者刘寿山:当年我们这样把鬼子炸上天!

“现在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是他们也能看到,该多好……”  ↑刘寿山(左)和妻子杨宗菊在四川省南充市五福堂颐养院聊天(4月9日摄)

ffe3fab4fb8c24f28acd6f1dffd546d2.jpeg

照片中,那位身着军装、目光坚毅的年轻人,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刘寿山,如今这位老战士已经99岁。1926年出生于山东平度的他,12岁加入抗日儿童团,16岁正式参军,在平度大泽山抗日根据地与日寇展开殊死斗争。

922198440649fae58412bdd9620ac94c.jpeg

↑刘寿山年轻时的照片。

由于战时条件艰苦,刘寿山未能在抗战时期留下一张照片。这张珍贵的军装照,拍摄于抗战胜利后。“我在南京找了家照相馆,拍了这辈子第一张照片。”老人轻轻抚摸着泛黄的照片,回忆起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e02c4f48f933d3b0951470ddd8fdd477.jpeg

↑刘寿山端详自己年轻时的军装照(4月9日摄)。

“亲眼目睹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才真正懂得‘亡国奴’的耻辱。”刘寿山声音低沉却坚定。年幼时,家乡饱受日寇蹂躏,还在上小学的他毅然加入儿童团,站岗、放哨、传递情报。“大泽山的娃娃们都是‘小八路’,我们不怕!”这份经历,让他早早立下保家卫国的誓言。

大泽山根据地是胶东抗战的重要堡垒,日、伪军为“蚕食”这片土地,在周边设立20多个据点,频繁“扫荡”,实施“三光”政策,妄图摧毁抗日军民的斗争意志。为保卫家园,根据地军民同心协力,自制地雷、炸药,积极进行反“扫荡”战斗。

80da2cf31bcdd70893e480831242d45f.jpeg

↑刘寿山用笔写下自己的人生经历(4月9日摄)。

“地雷战”是大泽山抗日根据地的一项创举。据刘寿山回忆,因制雷物资短缺,当地军民巧用各种材料制作地雷,其中“石雷”最为有名——在石头中间凿个圆洞,填进炸药安上引爆装置制成地雷。为了更加隐蔽,女同志还主动剪掉头发,用发丝做引线。“石雷”使日军的金属探雷器毫无用武之地,让敌人闻风丧胆。大泽山地雷战的经验广泛流传,成了远近闻名的“石雷之乡”,这段经历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地雷战》。

“八路军三大宝,钢笔虱子破棉袄。”刘寿山笑着念起当年的顺口溜,“我参加革命时从家里带出的那床薄被,一用就是八年。”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却从未动摇战士们的信念。

刘寿山至今难忘那段与百姓生死与共的岁月——他曾与战友昼伏夜出,在百姓掩护下坚持战斗月余,最终迎来反攻的胜利曙光。

抗战胜利后,刘寿山又投身解放战争,荣立两次二等功,获得解放济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多枚纪念章。新中国成立后,他转业到地方工作,1987年离休,现居四川南充。

5c7fea04d0ff44d8e3dea2c2109855a4.jpeg

↑在四川省南充市拍摄的抗战老战士刘寿山(4月9日摄)。

85岁时,刘寿山提笔写下回忆录《风雨冷暖无悔》,记录自己的一生。“人的一生,总会经历顺境逆境,只要意志坚定,终能冲破艰险,走向胜利。”

如今,99岁的他与老伴在南充市五福堂颐养院安享晚年,儿孙绕膝,生活安宁。他常常带领老人们写书法,也会用智能手机关注国家大事。每当忆起牺牲的战友,老人总会凝望远方:“现在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是他们也能看到,该多好……”

cf147a7df94ec3a25c9cd9bc78ed38b5.jpeg

↑刘寿山(左)和妻子杨宗菊在四川省南充市五福堂颐养院聊天(4月9日摄)。

88f3611be76d46764d0b4e2da264c283.jpeg

↑刘寿山在四川省南充市五福堂颐养院看报纸(4月9日摄)。

9d35745b0d9007c811e3d5756ba84ab8.jpeg

↑在四川省南充市五福堂颐养院,刘寿山(前排左二)与老人们一起看电视(4月9日摄)。

f6206a2f176d02762e0de70bdc8db39c.jpeg

↑刘寿山(左)和妻子杨宗菊在四川省南充市五福堂颐养院聊天(4月9日摄)。

c97af19511375a46676665e7983147c0.jpeg

↑在四川省南充市五福堂颐养院,刘寿山的儿媳刘革玲陪他去练书法(4月9日摄)。

629c4213faebc840a9b7f875189c35d2.jpeg

↑刘寿山在四川省南充市五福堂颐养院练习书法(4月9日摄)。

448aea5ee04468efdd3f555ea47b16ef.jpeg

↑刘寿山(中)在四川省南充市五福堂颐养院练习书法(4月9日摄)。

eec454cc9372b2f3f543083dfa474f6c.jpeg

↑在四川省南充市五福堂颐养院,刘寿山抄录手机上的新闻信息(4月9日摄)。

8bda8606bee8dfb2e3a4f2be9d0b4090.jpeg

↑刘寿山在四川省南充市五福堂颐养院散步(4月9日摄)。

夕阳的余晖洒在老人胸前的勋章上,映照出岁月沉淀的光辉。谈到当初的选择,刘寿山毫不犹豫地说:“如果重新选择,我还会拿起枪,保卫我们的祖国!”

987a9e2b29927a4ba5ee183beb569948.jpeg

↑在四川省南充市拍摄的抗战老战士刘寿山(4月9日摄)。

这不仅是刘寿山个人的誓言,更是一代抗战英雄的集体回声。他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民族的精神丰碑,而今的盛世,正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那些在黑暗中擎起火把的人,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