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丨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的历史逻辑——写在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之际

时间:2025-04-20 16:33:25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特稿丨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的历史逻辑——写在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之际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的历史逻辑——写在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谢彬彬 许苏培 柳丝

在印尼万隆市中心,一栋乳白色欧式建筑静静矗立。这座曾见证荷兰殖民与日本侵略的大厦,70年前成为亚非国家团结自强的起点。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此召开首届亚非会议,“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标志着全球南方的觉醒。70年来,从挣脱殖民枷锁到谋求共同发展,再到推动国际秩序变革,全球南方逐渐走出一条独立自主、联合自强的发展道路。

b277aee59a9a7326a1ea5c011151e924.jpeg

这是在印度尼西亚万隆拍摄的亚非会议纪念博物馆外景(2024年3月7日摄)。这里曾经名为独立大厦,是1955年亚非会议开幕式的举办地。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风起南方,潮涌五洲。从万隆会议,到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再到今天不断发展壮大的金砖合作机制……全球南方挺立时代潮头,日益成为维护国际和平、带动世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正在深刻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独立自主:挣脱压迫剥削的意识觉醒

2021年11月,法国巴黎凯布朗利博物馆,26件馆藏文物被打包,准备运往西非国家贝宁……这是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得主——纪录片《达荷美》的开场。

130多年前,法国殖民者从贝宁前身达荷美王国的贝汉津宫殿掠夺了这批文物,并随后把这个国家变为其殖民地。

bd0079c57e74d34c793839404579c50e.jpeg

2021年11月10日,人们在贝宁科托努总统府参加归还历史文物庆祝活动。新华社发(贝宁总统府供图)

15世纪起,西方列强通过暴力手段对亚非拉地区进行侵略扩张和殖民统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几乎覆盖整个亚非地区。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西方殖民压迫下,广大南方国家丧失独立自主,资源和人口被掠夺、文化传统被割裂、社会结构遭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二战后,欧洲列强实力遭受重创,全球南方国家的反帝、反殖运动不断高涨。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这场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上,新生的亚非国家以反帝、反殖为旗帜,强调维护主权独立,在当代国际关系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会议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明确提出“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预或不干涉他国内政”等十项原则,成为南方国家独立自主的纲领。

万隆会议极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信心,将反帝、反殖斗争推向新阶段。

1960年,时任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面对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和独立浪潮,这位西方政治人物亲眼见证了“非洲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不得不承认“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

那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非洲共有包括贝宁在内的17个国家挣脱殖民枷锁。也是在那一年,联合国通过《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宣判了殖民主义的“死刑”。

一大批亚非国家相继获得政治独立,终结了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建立的殖民体系,也极大改变了长期以来不平等的国际秩序。联合国的会员国迅速增长,从创始时的51个发展到如今的193个。

美国历史学家阿多姆·格塔丘在《帝国之后的世界构建:自决的兴衰》一书中写道,去殖民化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国际秩序,反殖民主义者们“不仅要重塑国家,还要重塑世界”。

共同的历史遭遇,绘就了全球南方国家独立自主的政治底色。万隆精神为它们团结合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2410b4a73d75a8a67dcf6caf62c03fb7.jpeg

这是2024年1月16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拍摄的坦赞铁路始发站达累斯萨拉姆站。新华社发(赫尔曼·埃马纽埃尔摄)

作为万隆精神的践行者,中国始终与全球南方国家休戚与共。20世纪70年代,5万多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远赴非洲,以血汗筑成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有力推动南部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解放事业;1958年,尚在争取民族独立的阿尔及利亚成立临时政府,中国第一时间予以承认并向阿方提供坚定的道义和物质支持;西哈努克亲王领导柬埔寨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鼎力相助……这些行动,彰显了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反帝、反殖斗争的坚定支持。

投桃报李。1971年10月25日,在广大亚非拉国家的鼎力支持下,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决议通过瞬间,亚非拉国家代表在会场高声欢呼、相拥庆祝。阿尔及利亚前外交官努尔丁·朱迪回忆道:“这是公义的胜利!我们的友谊源于争取独立、主权、尊严的共同经历,两国理念相近、彼此帮助,友谊根深叶茂。”

主权独立和民族解放,为发展中国家奠定了发展振兴的政治基础,极大激发了民众投身自己国家建设的热情。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摆脱了外国侵略者压迫的中国人民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独立自主,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南方国家完全有能力摆脱对西方国家的依附,处理好本国事务,发展民族经济,掌握自身命运。

联合自强:推动全球发展的南方合力

20世纪80年代,由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主持的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发布《北方与南方:争取生存的纲领》报告。这份报告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重要依据,在地图上用标线将世界大致一分为二。线以北是“富裕的北方”,线以南则是“贫穷的南方”。这条“勃兰特线”,揭示出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边缘处境,成为全球发展不平衡的象征。

长期以来,在呈现出“中心-外围”模式的全球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承担着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供应者的角色,资源配置权与规则制定权牢牢掌握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诉求。

d5f585b1826eba95f346226afc6be812.jpeg

这是印度尼西亚万隆火车站外景(2024年3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万隆会议的召开,开启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联合自强的历史新篇章。会议通过的《经济合作》决议首次提出在亚非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合作”,并呼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此为起点,发展中国家通过创建与革新双向并举,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1962年,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开罗召开经济发展问题会议,敦促国际社会尽快改革不公正的贸易规则。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会议筹备过程中,77国集团成立,成为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理念的实体体现。1967年,77国集团首次召开部长级会议,提出“最不发达国家”概念,明确“南南合作”原则,呼吁联合抵制剥削和掠夺行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全球南方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也在不断深化。非盟、东盟和拉共体等区域组织不断加强团结合作;联合国框架下“南南技术合作”机制推动了农业、医疗、工业等领域的经验共享与技术创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日益成熟;非洲大陆自贸区正式成立……南南合作的旗帜下,发展中国家勾勒出一幅合作共赢的新图景。

这幅新图景中,中国的成就尤为令人瞩目。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更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激励全球南方国家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5018cbcaa35571105b496475b9f0a415.jpeg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世博园区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2022年6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作为万隆精神的践行者,中国坚定捍卫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权利,不断丰富万隆精神的时代内涵。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南方国家基础设施融资打开了新通道;由金砖五国共同成立的新开发银行,为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互联互通网络,为共建国家创造更多发展机遇……中国提供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正成为全球南方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天,全球南方经济总量的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曾经世界经济的“存量边区”,已然转变为最具活力的“增量重镇”。人们讨论的不再是“北富南贫”,而是“南方觉醒”“南方崛起”。

然而,在国际贸易、金融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议题上,结构性不平等仍旧存在,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权难以得到保障。面对崛起之路上的重重挑战,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出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贸易霸凌的时代强音,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正如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所说:“经济差距、新殖民主义影响和全球治理中的权力不平衡依然存在。在全球南方国家寻求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努力中,万隆精神一直存在。”

卓然壮大:变革国际秩序的关键力量

70年前,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代表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叩响了国际政治民主化的门环。万隆会议的历史性成果——倡导“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不仅缔结了南方国家的精神纽带,也撼动了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

“我们看到南方国家正在崛起”“全球南方已经成为塑造全球经济活力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今年3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全球南方”被反复提及。国际观察家们正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世界秩序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

a8054ad4e668c4e3bb9b6068629b449e.jpeg

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附近拍摄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标识(2024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2024年是全球南方合作成果丰硕的一年:“大金砖合作”开局起步,金砖合作机制日益成为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77国集团和中国”第三届南方首脑会议呼吁构建更加普惠合理的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同53个非洲战略伙伴并肩站在一起,一致同意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促进国际公平正义……全球治理迎来“南方时刻”。

作为万隆精神的践行者,中国无论是在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南南合作、深化区域一体化,还是在援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全球南方话语权、参与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方面,始终坚定地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发挥建设性作用。

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联合南方国家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十大伙伴行动”,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作为全球南方的天然一员,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

雅万高铁、中老铁路铺就致富通途,北斗系统服务东南亚减灾防灾、农业管理,中国医疗队扎根非洲大陆,救治当地百姓……中国以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为全球南方发展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cbfb196d66d657c162892381edf3af2e.jpeg

2024年10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亚帕达拉朗站,乘客在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前自拍。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应了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普遍追求。这些理念和倡议与万隆精神一脉相承,倡导合作共赢,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行径,致力于消弭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顺应了全球南方的共同期盼。

10年前,习近平主席在万隆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时指出:“新形势下,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

2024年6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倡导全球南方“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

历史的天平正在校准新的刻度。全球南方正日益自信地以历史主体身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展现新的时代力量。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