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用一城文化惊艳世界

时间:2025-03-22 08:43:44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用一城文化惊艳世界

丽江古城内以东巴文化体验为亮点的“东巴纸坊”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

07c3a5010761d6dd4270246f60fd3102.jpeg

丽江有美丽风光,有特色文化,有很高知名度,一定能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

这里有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象形文字;这里有千年茶马古道,见证着多元文化在此交融;这里有“音乐活化石”纳西古乐,不老传说仍在上演……文化是丽江古城的魂。

“活着的”东巴文化

作为纳西族东巴文化载体的东巴象形文字,历经千年沿用至今,有记载的单字超过1400个。东巴古籍文献,记载了纳西人从原始社会到农耕时代的语言文字、社会风貌、宗教信仰、哲学思考、文学艺术、天文历法,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历史,是人类文明不可替代的重要文献。

文化的价值凝聚在古籍文献之间,也以鲜活的方式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

f9e14db529f0afc2e8e219a4ade54780.jpeg

丽江古城内以东巴文化体验为亮点的“东巴纸坊”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体验到捣浆、抄纸、晒纸等东巴纸制作工艺,还能拿起东巴象形文字印章集章打卡。如果你好奇某个象形文字的含义,还能在这里买到一本东巴文“字典”,一一对照查看。“相比往年,今年多了不少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游客,东巴纸灯、明信片都是很受他们喜爱的产品。”东巴纸坊丽江销售人员韩雨辰说。

同歌齐舞亲如一家

304506f979f87b4b6b84a927d0bc6b7c.jpeg

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心脏地带。在乾隆《丽江府志略》中就有记载,“无日不集,四乡男妇皆来。”意思是这方天地无一日不人声鼎沸,四乡男女皆汇聚于此。

每周,和占强都会来到这里打跳,这曾是他的专业,如今是他的爱好。和占强过去在丽江市民族歌舞团工作,即便退休了仍然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平时,他白天常常来到四方街打跳。他介绍,最少的时候打跳队伍都有30多人,各族群众手牵手跳起藏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舞蹈,相亲相爱、和谐友好。

04d551a997f30e430c9fc860a23081ff.jpeg

丽江市古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国璋说,从游牧民族一路西行南下来到丽江,纳西族的迁移故事,也是民族融合发展的故事。此后,纳西文化一直坚持吸收中原文化,同本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紧密结合,“通过上千年的交往交融,才塑造了今天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才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宫廷音乐纳西古乐,还传承了纳西的语言文字。”

千年茶马古道的回响

43ecbef78667bc94f29518672ce712ae.jpeg

大石桥旁,风吹铃响,清脆的铃声飘荡在古城巷陌间,如同千年茶马古道的回响。

29年前,布农在丽江古城大石桥边开了间小店,店牌下,每个铜铃形态各异。走了3个月的茶马古道,马铃声一路相伴,这也成了布农后来创作出布农铃的灵感,将它作为传播茶马古道的文化载体。

从滇川藏绵延于世界屋脊的茶马古道,是沟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纽带,它是一条文化之脉,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

c811492a44fd858b0a9fe46dcec19518.jpeg

布农将茶马古道沿线的滇藏风光和人文以画的形式,融入到布农铃的创作中,“我想将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丰富多彩生动浪漫的民族文化传播出去。”“我曾经觉得,茶马古道上的铜铃声是寂寞的。”布农说,“但现在你看,它已经回响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又把来自世界的朋友带到了我的身边。”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2f5d97f5e1daa0d1b16d4289bd6ca7d5.jpeg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记者: 杨茜 谭雅竹 谢进 李铁成 刘畅 期俊军/文 陈飞 胡妤雅/图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