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 很亮眼!我国绿色发展交答卷

时间:2025-03-05 09:29:0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多维度 很亮眼!我国绿色发展交答卷

45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推出近200项具体举措,覆盖能源、制造、消费全链条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作任务。

在过去一年里,新能源汽车年产首破千万辆大关,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超越化石能源,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从能源革命到生态修复,从产业转型到全球合作,中国绿色发展交出多维度的亮眼答卷

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推出近200项具体举措,覆盖能源、制造、消费全链条。

fe213108493a97bdfa99e1f14d07ea58.jpeg

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0%以上。西南地区的一度水电,通过特高压通道,仅需7毫秒,就可“闪送”到2000多公里以外的江浙地区。

1d2df52ad8b8ffab05e6704c215f4f03.jpeg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超3.4万亿千瓦时,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如今,我国每发出的10度电中,就有4度来自清洁能源。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和输电网络,它们共同组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力供应系统。

8639d5d3157131eccc8bcfb8b0efb2fc.jpeg

为了让不稳定的“风电”稳定地“点亮”万家灯火,眼下,储能建设也正热火朝天地推进,新技术不断涌现。在江苏如东,一座148米高的大楼拔地而起,这也是我国首个重力储能工程。

5c9d449608d88f346bf3cfc6b2f5136e.jpeg

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 吕振华:这个大楼里一共有96部“电梯”,共同组合成48个单元模块同时作业,在电力富余的时候把重力块提上去充电,用电高峰的时候,把重力块放下来向电网放电,4小时就可以发10万度电。

产业升级 “两新”政策激活绿色动能

0c948b32419d8485d2cacdf6a784df1f.jpeg

2024年,“两新”政策以超300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撬动绿色转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7.6%;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2000万台(套),形成节能量28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00万吨。

汽车以旧换新超68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连续7个月超50%。今年春节的车市,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加力扩围,呈现出热潮涌动的景象。

fb8163de3a20d401155040855a0befd1.jpeg

2024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家电以旧换新惠及3600万消费者,销售6200万台高能效产品,销售额达2700亿元,绿色产品正重塑生活方式。

生态修复 绿意盎然中持续发展

23944f7c3ea4443fc2713049b501107a.jpeg

国土绿化任务超额完成。2024年,中国完成国土绿化任务超1亿亩,其中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3683万亩。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双减少”。11月28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于田县,最后一段苗木种植完成。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3000公里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了全面锁边“合龙”。

910c497d522048a767350038b5dd03f7.jpeg

中国北方干旱地区的树木覆盖率从约5%增至约14%。这道“绿色长城”在部分地区更是实现了“绿进沙退”。

全球共享 绿色合作"朋友圈"不断拓展

27297ac6778a5951e8f56abb51850c3f.jpeg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和新能源利用大国。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报告指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光伏发电的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的贡献。

4184d8853315525254adec030806c558.jpeg

另据国际能源署(IEA)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60%将来自中国。中国的能源转型发展向全球绿色发展,注入“中国动力”。

编辑:韩睿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