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四马架镇,乡村医生梁存有家喻户晓。村里老人叫他“小有子”,与他年龄相仿的叫他“老梁”,同事称他“梁院长”,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则喊他“梁神医”。“我还是喜欢大家喊我梁大夫。”他说。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四马架镇卫生院全科诊室见到了梁存有。他眼睛发红,斜靠在椅子上,满脸疲惫。这天凌晨1时许,四马架村的杨明录老人突然上不来气,家人急忙给梁存有打电话。还在睡梦中的梁存有听到手机振动,立马起来,拿着药箱,开车前往杨明录家。此时室外气温已逼近零下25摄氏度。
针灸、按摩、输液,忙到凌晨4点多,看到杨明录逐渐好转,梁存有才背起药箱回家。他坦言,类似这样的急诊已经少多了,前些年很多,“有时候一宿得出去两三趟”。
他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除白天门诊外,自己还要出夜间急诊,也说不清是从哪年开始晚上不关手机了。
1995年,梁存有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进修后,回到老家四马架镇。进修期间,每次考试都是前3名的他,被佳木斯市一家精神病院看中,但他最终没有去。他觉得自己是学中医的,精神病院的治疗多数还是用西医的方法。
老家的工作虽安稳,但当时的他曾经不止一次想离开。起初,梁存有在永胜乡(后并入四马架镇——记者注)卫生院工作。包括梁存有在内,门诊医生只有3人,其中两人即将退休。全院的门诊工作基本由他负责,还要处理一些突发情况。一个月忙下来,工资只有198元。
1999年,梁存有结婚了,妻子是本地的一名教师。他彻底放弃了离开的想法。
2000年,永胜乡卫生院并入四马架镇卫生院。梁存有来到这里,工作至今。放弃离开的想法后,他全身心投入工作。他接诊的一名患者,更坚定了他要留下的想法。
这名患者患有石骨症,“打个哈欠都可能骨折”。梁存有在西药基础上,为他配制了中药,“一年365天,我感觉有300天都得去他家”。
梁存有清楚地记得这名患者对他说的一句话:“我这辈子就指着你了,你要是走了,我就得死。”他慢慢意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我不仅能治感冒发烧,还能做更多”。
2018年9月12日,这名患者去世。这个日子梁存有清楚地记得,因为他没能赶上葬礼,后悔不已,“我想送送这个治了快20年的老朋友”。
多年行医,梁存有的名气越来越大。四马架村村民王营刚告诉记者,周一、周二上午来找梁存有看病的人非常多,“走廊里全是排队的”。王营刚患有严重的痛风,走路不便,目前正在吃梁存有配制的中药,“他看病不贵,‘三免’”。
王营刚口中的“三免”是梁存有多年坚持的免挂号费、免诊疗费、免处方费。据统计,累计减免金额已超80万元。
梁存有已经记不清他是从何时开始实行“三免”的了。起初,领导和同事跟他说应该收费,“付出劳动,收钱很正常”。但他认为,“我只出了一个药枕、一只手,举手之劳而已。我费点力气和精力,医院也不搭什么东西”。
很多老百姓找梁存有看病,他号脉后直接在白纸上开方。记者看到几张他开好的药方,字迹十分工整。梁存有解释,有的患者会去药店买药,如果不写清楚,抓药的人可能看不懂,抓错就麻烦了。
日常工作中,他常常接到各地药店的电话,“他们有时会跟我确认药方上的药量,或其他问题。时间长了,很多药店都知道白纸上的药方基本都是我开的”。
2020年,梁存有升任四马架镇卫生院院长。除了日常看病,他更关注如何留住年轻医生。原来四马架镇卫生院有9名医生,后来走了两名年轻医生,现在只剩7人。离开的两名年轻医生中,有1人大学毕业后就考到了四马架镇卫生院,离开后当了法医。梁存有清楚地记得这个年轻人当年跟他说的话,“没有逛街的地方,甚至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我只能去县里洗澡”。
梁存有理解年轻医生的选择,毕竟他当年也曾想过离开。“年轻人有冲劲,学习能力强,基层卫生院离不开他们”。为了留住年轻人,梁存有从2023年开始,陆续推荐5名年轻医生到佳木斯市中医院、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进修,希望大家多学本领、开阔眼界。
梁存有说,他从没想过这5人能不能回来,“年轻人如果有好前程,我支持”。
1988年出生的于敬一,2014年考入四马架镇卫生院,2024年8月到佳木斯市中医院进修。已在乡镇工作10年的她,的确考虑过进修后去更大的平台。但几个月学习下来,她放弃了这个想法,她说不想辜负老百姓的信任。进修期间,很多患者明知她不在四马架镇卫生院,仍给她打电话,“乡亲们很朴实,你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想留住年轻人不能光讲情怀,你得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待遇留人嘛。”梁存有说。他计划等这些年轻医生进修回来,把医院改造成以中医为特色的小型综合医院,设康复、针灸、理疗等科室,增加医院收入。
编辑:刘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