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诗意节令|冬至:寒影初回长日至

时间:2024-12-21 12:42:1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化中国行·诗意节令|冬至:寒影初回长日至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冬至时节,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时序轮替,冬至踏雪而来。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古人认为,冬至是天地间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的转折点。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说,这即是所谓的“冬至一阳生”。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田兆元说:“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有把冬至当年节过的传统,有的朝代还将冬至作为岁首来过。冬至时节,人们将祭冬、祭天与祭祖合一,这一习俗如今仍有传承,如浙江三门祭冬等。”

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冬至时节,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二候麋角解,古人认为麋的角向后生长,属性为阴,冬至阳气初生,麋感知到阴气渐退而开始解角。三候水泉动,说的是此时节森林里的泉水开始流动且温热,表明地下水受到阳气的影响而有所活动。这三个阶段反映了冬至时节的气候特征和生物活动,是我国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南圆北饺”,都是家的味道。冬至是重要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食俗:北方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在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冬至有吃汤圆的习俗,寓意“团团圆圆”。此外,有的地方还会“吃三白”,即吃白菜、白萝卜和白豆腐,以此来驱寒暖胃;有的地方则流行吃腊肉、喝冬酿酒、喝羊肉汤、吃赤豆糯米饭等。这些食俗不仅反映了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也蕴含着人们对健康、团圆和吉祥的祈愿。

a088762f9ba4357468ceb786dc759215.jpeg

吉祥迎冬至,花开岁如诗。看年华落幕、时光染寒,此时节,在冬夜里期待新岁、春节甚至春天的到来,曾牵动诸多文人墨客的心扉。或表达盼春之情,或诠释缱绻的思乡之情,或追忆往昔,皆成诗篇,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唐代诗人杜甫《小至》一诗广为人知,描绘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读起来颇有韵味。诗曰:“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诗的开篇,诗人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紧扣诗题,同时给人以紧迫感:时间飞逝,转眼又是冬去春来。最精彩的是中间四句,诗人不仅用刺绣添线、葭管飞灰进一步点明时令的变化,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其中,在“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二句中,诗人用柳叶“将舒”承接前文的“容”字,使人产生柳叶如眉的联想,以梅花“欲放”承接前文的“意”字,给人以梅若有情的感觉,富有动感,蕴含着生命的张力,表达对春回大地涌动蓬勃生机的期盼和渴望。

白居易曾写过一首《邯郸冬至夜思家》,寥寥四句,简单明了,刻画了诗人身在异地过节的孤独感。诗曰:“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诗人在冬至之夜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读之令游子动容。

冬至已至,一年将去。此时虽然天寒地冻,可寒冷存在的意义,或许正是为了促使人们努力找到更温暖的事物,比如希望——在最寒冷的冬日里悄然萌芽,等待着春天的温暖绽放。如同那些永不言弃的人儿,披一肩风雪,向春和景明奋进,越是寒冷,越要活得热气腾腾。

记者:杨金志、郭慕清

编辑:刘思雨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