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来古末口博物馆,见证千年前繁华的楚州

时间:2024-06-25 16:19:46  来源:紫牛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来古末口博物馆,见证千年前繁华的楚州

如今的淮安依旧能看到古时候的样子,2017年7月,天恒王府B地块施工中,在地下5米左右处发现了部分砖结构墙体,2017年9月完成考古清理,并定性为南宋水利工程遗址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6月23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跟随“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团,来到淮安古末口遗址博物馆,这是全国大运河罕见的宋代历史遗迹,出土过包含有“淮安州”等字样的铭文砖”。

c9ee62034496b09d74dd659fdc4f3051.jpeg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开凿邗沟,连接长江、淮河。南起扬州长江边,北至淮安淮河。北端的入淮口称之“末口”,这就是淮安“古末口”名称的由来,距今已经有2500年历史。”古末口遗址博物馆馆长靳渊介绍,博物馆开馆,填补了淮安2500年的城市发展史。

如今的淮安依旧能看到古时候的样子,2017年7月,天恒王府B地块施工中,在地下5米左右处发现了部分砖结构墙体,2017年9月完成考古清理,并定性为南宋水利工程遗址。为保护这一重要遗产,淮安取消了原建设方案中的地下人防项目,2020年4月启动了博物馆的土建项目,2022年12月完工。

ba45448e8917398cffd8b38f39e99da6.jpeg

馆内共有4处砖墙体结构,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最南端两处墙体为闸坝,最北端两处砖石结构墙体为码头等设施。专家结合现场出土的文物资料考证,认为该遗址应为宋代之前沿用的盘粮过坝码头遗址,是一处南宋水工古遗址。最南端两处墙体应为当时的闸坝,穿透木桩是为防止墙体在水流长期冲刷下发生倾塌。出土的刻有“淮安州”字样的铭文砖,这些城砖来自于淮安城各地,见证了淮安城的发展,目前这4处砖墙体也在博物馆内展出。

此处遗址反映了宋元时期的闸坝水工技术,补充了宋代淮安的地理史、水利史、漕运史、战争史等,印证淮安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枢纽、运河之都、国际港口的重要地位。遗址的考古发现见证了淮安南宋时期的战乱和北宋时期的繁华,以及淮河、邗沟运粮河和淮安历史的传承演变。

d93a6bdb82a3fddb4117c5b006a91d5b.jpeg

自唐朝以来,楚州(淮安)就是沟通中外的港口城市,新罗人、日本人往来商贸,汇聚末口,逐渐形成了新罗坊,在宋代时又成为北辰坊。坊间侨居、商贾云集,人头攒动。博物馆内还做了一处何家楼,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当年富庶安逸的北宋淮安人尝江笋淮鱼、听丝竹管弦、看歌舞杂剧的场景。

北宋进入了南宋,楚州的面貌也迅速转变,本是“汴都仰给漕运”经济都市,变成了“南北噤喉”边境要地。楚州不仅是南宋东北边界门户,更是淮河向南通往长江的唯一出口。1227年6月宋改楚州为淮安军,“淮安”横空出世,1234年宋改淮安军为淮安州,“依淮安居”由此800年。

编辑:胡一瑾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