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守城人”:为后代留下长城的样貌

时间:2024-05-22 18:07:06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化中国行丨“守城人”:为后代留下长城的样貌

记者跟随董海宁巡查至永宁县红旗沟口段长城墙体时,看着坍塌的一段墙体,他惋惜地说,“墙体非常密实,一层黄土一层砂石密密匝匝地夯筑,建造工艺非常优良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宁夏和内蒙古长城资源丰富,两省区交界的贺兰山深处,明长城永宁段依山势而行,蜿蜒曲折,雄奇险峻。

329f7bf82d86866a71f79c6f63151cd2.jpeg

明长城永宁段。

5月18日是第三个宁夏长城保护宣传日。清晨,明长城永宁段文物保护员董海宁走出山中小屋,骑上心爱的摩托车,开启日常巡查长城之路,从魔石沟口至红旗沟沟口,一来一往24公里。

5月的贺兰山,经过雨水的滋润,放眼望去,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绿毯。随处可见的骆驼蒿,绽放着黄色的小花,在夏日微风的吹拂下摇曳多姿。

0c2187f6cfec9f067286ce5848fa823a.jpeg

骆驼蒿。

在红旗沟沟口,镌刻有“明长城—永宁段”字样的黑色石碑静静屹立在长城脚下。“明长城永宁段南起青铜峡大坝堡,北行入永宁县境内,过磨石沟口沿贺兰山东麓北行经高石墩、过三关口,全长20公里,现存土墙20070米、石墙110米。沿线烽火台共计101座,因风化、人为破坏、沙埋,现存留21座。”董海宁如数家珍般道出了长城的“家底”。

d5ff681e07b65ea275f3b40ce08020cd.jpeg

守城。

自2017年起,永宁县聘请专职文物保护员守护长城,长在长城下的董海宁接过爷爷董国、父亲董尚义手中的接力棒,成为第三代专职“守城人”。七年如一日的守护中,董海宁守护长城就如守护家中的老人一般,讲起长城来总是滔滔不绝、娓娓动听。

558493b13b754181901a7283f44a985d.jpeg

看着坍塌的墙体,董海宁惋惜不已。

“这段墙体去年10月坍塌了。”记者跟随董海宁巡查至永宁县红旗沟口段长城墙体时,看着坍塌的一段墙体,他惋惜地说,“墙体非常密实,一层黄土一层砂石密密匝匝地夯筑,建造工艺非常优良。”

“你看,远处长城本体上的两个方墩子,它们的作用不一样。”站在红旗沟长城观光亭上,记者的目光跟随董海宁手指的方向看去,“近处的叫敌台,相当于存放兵器等物资的储备库;远处的叫烽火台,传递信息,一旦发生战争,物资从敌台沿长城本体即长城墙体一线分发下去。”

0e76f19c7d0c7f51ce3c13aad2e03a16.jpeg

已风化即将消失的长城。

“你知道长城本体上这种黑色的东西是什么吗?”说起长城,董海宁犹如打开了话匣子,“这是一种黑色的类似苔藓类的植物,缺水时是黑色,只要再下一场雨,它立马就变绿,是一种可以固化长城墙体、防止风化的有益植物。”

7c77b9237b09e09804e6de59142486f4.jpeg

黑色生物可以固化长城墙体。

守城人的日子是孤寂的。“经常能听到摩托车引擎的突突声、天上的鸟叫声和呼呼的风声。”董海宁说,“守城人”目之所及,除了长城,就是贺兰山的一草一木。

“开紫色小花的叫什么?”记者问。“毛头刺。”“那个呢?”记者又问。“蒿草,山上蒿草有三种。”“贺兰山上我能说出名字的植物有铁马黄、野菊花、骆驼蒿、铁刺、牛筋刺、醉马草等20多种,最常见的是蒿草,辨识度最高的是骆驼蒿。”董海宁说,去年贺兰山降水太少,今年花期推迟,再来一场透雨,山就穿上绿装了。

545cc5289527c38ad73569fe3badfa59.jpeg

一个人的坚守。

巡查途中,夏日的风吹得人燥热难耐,脸庞晒得通红皴黑的董海宁想寻一片阴凉。突然,十几棵酸枣树跃入眼帘,一片翠绿,他躲在树下小憩片刻。

明长城永宁段共有4名文物保护员,分别是董海宁、董尚义、马团兵、宝斯尔。7年来,董海宁每月至少巡查长城4次。经年累月的巡护,让他与长城的感情与日俱增。长城虽然不会说话,但时间久了,犹如家里的一位老人。董海宁深情地说:“我们护好长城,后代就能看到它。”(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艳丽 文/图/视频)

编辑:齐悦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