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明与国运、国情相牵相连。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当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进一步厘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内涵,从认识论层面夯实建设基础,为民族复兴与世界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传统文明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现代文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绵延繁盛,虽历经王朝更迭、受到外敌入侵,仍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为其提供丰厚滋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所以能够从中华大地上孕育而生并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就在于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连接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为邦本”“天下大同”“为政以德”“天人合一”等价值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先进特质,影响了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解与形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明始终鲜活、有生机,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继承与创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培育了中华儿女崇高价值理念。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当前,我们应客观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文明、传统文明之间的关系,从传统文明中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连续性与创新性。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置于中华文明的整体建设中,而非割裂化、虚无的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文明。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与生活实际出发研究全部人类文明史,将人类文明看作“现实的人”通过实践活动而创造的重要成果,深刻阐明了人类文明转型图景的现代化样态。其一,马克思主义以发展的视角认识人类文明的兴衰更替,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趋势与现实定位夯实基础,指引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利用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二,马克思主义超越了西方文明发展的线性史观,破除了西方文明优越论的迷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普世文明的狭隘性观点基础上,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新的道路,指引中国人民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在利用现有文明成果基础上创造属于自己的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从而能够相互结合,这种结合相互成就,既有助于让马克思主义始终扎根中国,又能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文明即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打开了我们文明发展的创新空间,使中国社会牢牢掌握文明发展的主动权。这种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能够让我们保持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夯实中国人民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底,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为在新时代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根本遵循。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文明。所谓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其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同时更具有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出发的鲜明特色,它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所独有的运行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构成中华民族赓续传统文明的现代化智慧,指明了中华文明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开辟了赓续传统、面向未来,契合世界文明发展又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建设路径,赋予了中华文明以现代化基础,从本质上锚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规模、内容、性质以及方向,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典范以及世界文明的建设典范。其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赋予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宏大视角。目前,我国人口增长超过14亿,经济总量稳占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占有水平仍显不足。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形成与发展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应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成果分配的广域性与普惠性。其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特色。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形成与发展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求人民群众矢志艰苦奋斗,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脱绝对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其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全面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消除了单一追求物质或精神的认知误区,在着力促进“物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夯实“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得以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其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味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呈现出生态性特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为主的基本方针,将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为子孙后代构建清洁美丽的家园。其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和平性特质。中华文明“以和为贵”的民族基因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可能走西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殖民掠夺的老路,而是致力于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的新型国际关系,通过合作共赢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明使命。
由此可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既不是对传统文明的抛弃与解构,也是不对西方现代文明的简单复刻。它立足于中华民族土壤之上,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魂脉”,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使中华民族能够始终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者:王秀 刘宁)
编辑:刘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