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探访“世界的绿宝石”:科研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时间:2022-08-13 19:16:09  来源:“人民网+”客户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探访“世界的绿宝石”:科研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人民网西安8月12日电 (记者李依环)初秋的秦岭,微风习习,层峦叠翠。记者走进秦岭国家植物园,园区内树木葱茏,绿荫环绕,多品种、多形态的绿植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初秋时节的秦岭国家植物园。人民网记者李依环摄

初秋时节的秦岭国家植物园。人民网记者李依环摄

位于秦岭北麓中段周至县的秦岭国家植物园,是目前世界上规划面积最大、垂直分布带最清晰、最具自然风貌的植物园,被誉为“世界的绿宝石”,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基地。

秦岭国家植物园科研中心主任朱琳告诉记者,秦岭浅山地区之前受现代农业影响,基本都是耕地,但经过这些年的恢复、保护工作,园区内已经生长了树木、灌丛等,自然景观奇特,动植物资源丰富。

鸟瞰秦岭国家植物园。人民网记者李依环摄

鸟瞰秦岭国家植物园。人民网记者李依环摄

“园内有植物物种311科,1144属,4441种,同时还分布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羚牛、金丝猴、朱鹮等32种国家及省级保护动物。”朱琳介绍,秦岭国家植物园以科学研究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对极危物种的保护性繁育研究工作。如今,园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95%,珍稀濒危植物的数量逐年增加。园区保育了秦岭地区将近一半的物种,同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进行抢救性繁育,并进行了一些野外种群的回归研究。

园区内标本馆中陈列的植物种子。人民网记者李依环摄

园区内标本馆中陈列的植物种子。人民网记者李依环摄

近年来,秦岭国家植物园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被恢复重建等项目,对园区的动植物、水文、自然景观等进行全面保护恢复。园区还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种子库建设等生物技术研究,努力将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物种长期保存下去。

部分植物标本一览。人民网记者李依环摄

部分植物标本一览。人民网记者李依环摄

“科普教育也是我们重要的工作之一。”朱琳介绍,园区专门培养了一支专业科普团队,会在每年的固定月份走进校园,开展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教育。园区还会邀请学生走进园内,通过动手、问答、自然课堂等多种形式,进行更直观的科普教育,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自然。

“只有让孩子们更多地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亲近自然,才能让他们真正树立生态保护的意识,并主动参与到保护自然环境的工作中来。”朱琳说。

编辑:范志海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