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江苏将如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省委、省政府决定,“十四五”时期在重点地区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省政府扶贫办副主任卓炜介绍,省级层面重点帮促“6+2”片区、12个重点县(区),将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作为重点帮促对象,定期监测评估,适时优化调整。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并分类优化调整,将工作着力点放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上,全面深化重点地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确保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中不掉队。
“十三五”时期,沭阳县是全省低收入人口最多的县份。2019年底,该县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沭阳县扶贫办主任周铭敏说,“中央一号文件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我们将通过集中统筹公共资源和广泛动员社会资源与力量参与,注重巩固脱贫成果与发展联动,做到长短结合、切实可行。”据介绍,沭阳县将构建花木电商、木材加工等产业体系,将特色产业做优做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乡村振兴与花木电商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推动农民就地居家增收致富。
2017年以来,涟水县成集镇采取“飞地同创”模式,整合3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扶贫资金500余万元,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区,实现村集体、低收入户“双增收”。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队员郭哲昊说,去年3个村集体共收取大棚租金30万元,带动入园务工农户80人年增收1万元以上,参与入股经营的10户低收入户年底人均分红约3000元。“十四五”时期,产业园将进一步围绕食用菌产业强链补链,放大产业集群效益。
保障粮食安全,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省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邵红宁认为,江苏农业资源丰富,农村发展活力强,城乡关系比较协调,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条件、有基础,必须要主动履行好“四化”同步发展和探路者的重任。
“十三五”期间,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特别是去年,大疫大汛之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达745.8亿斤。我省粮食生产工作,不仅有效保障全省8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彰显经济大省、农业大省的责任担当。
邵红宁表示,在新发展格局下,更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实施现代种业创新工程,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打好种业“翻身仗”。调动农户和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生猪生产恢复势头及水产养殖面积产量,抓好禽蛋奶果菜等农产品生产。
“围绕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件头等大事,我们将积极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组织实施重大推广项目,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管永祥表示,农技部门将依托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平台、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加强技术调研指导,针对我省稻麦产业发展情况,聚焦重点品种精准发力,制定作物全程技术方案、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同时,以“培优一粒种子、增绿一棵蔬菜、提质一条链子”为主线,全力服务我省千亿元级绿色蔬菜产业,确保全省蔬菜播种面积2100万亩、绿色蔬菜产业产值900亿元。
为推动生猪生产加快恢复,盐城加速建设大型生猪项目,稳住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方向。作为中央生猪扶持项目,江苏鹏达牧业紧锣密鼓地安排生猪出栏。项目负责人秦飞表示,“目前公司存栏9000头,近期准备出栏3000头肥猪。”该项目去年4月开建,11月竣工进猪育肥,到今年1月开始出栏商品猪。
生猪项目“加速跑”,离不开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围绕“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盐城聚焦优势资源,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部门建立重大项目挂钩联络服务机制,对所有在建大型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明确专人跟踪服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助力项目建设。
实施乡村建设,让农村留得住乡愁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建设行动进行全面部署。我省将如何谋划、实施乡村建设,让乡村留得住乡愁、让乡亲生活更美好?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全省将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五年行动,突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为打造新时代具有江苏特色的美丽田园乡村提供有力支撑。农业农村部门将履行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责,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推动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年度重点工作落细落实。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大力推行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护,推动村庄环境管护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
溧阳市2018年开始实施区域治污一体化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目前11个镇(街道)、175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受益居民超7万户。溧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溧阳还将加快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将新建、已建点位纳入信息化平台统一管理,同时进一步提升1号公路沿线的处理站景观效果,继续打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村,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型。
2014年起紧抓休闲农业,南京市栖霞区西岗街道桦墅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去年12月28日,桦墅凤凰农家书屋正式对外开放,不到两个月吸引过半村民来此阅读。“今年,村里将对周边附属厂房资源及遍布全部自然村的8个桦墅学堂进行综合打造,建设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街区,探索农家书屋3.0版本,让全民阅读之风吹遍桦墅。”村党总支副书记孙超群说。(吴琼 颜颖)
编辑:樊婷婷
忒色 2021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主会场在汉中市西乡县举办,活动期间同期举办“我要上全运”百场马拉松·汉中市第七届运动会2021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暨“秦巴画卷·灵秀茶乡”半程马拉松赛 2021-03-03
忒色 有着陕西省最美古梯田的汉阴县,已是春意盎然,山间田野里,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桃花、金黄色的油菜花次第开放,吸引着八方游客来此踏青赏花。 2021-03-03
忒色 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段家河镇薛家湾村的千亩樱桃如雪怒放,如一条白色的飘带缠绕在山间,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观赏 2021-02-23
忒色 西安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十二生肖兽首人身俑,均着敞领宽袖袍服,双手拱于胸前,姿态有趣可爱 2021-02-23
忒色 安叔侧身坐在自己的报刊亭里,背后靠着饮料柜,面前摊着各种杂志和小说,今天的报纸压在角落里的杂志下面 2021-02-22
忒色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谢伟 摄 2月21日晚7时30分,在西安市长安区长安中央公园南段,一场以“梦回长安”为主题的灯光喷泉秀,为城市的夜晚增加了美丽的新景观 2021-02-22
忒色 第三阶段,新世纪以来,进入朱鹮种群加速复壮阶段,随着全面保护和生态修复,秦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工饲养和野化放飞在中日韩逐步开展,野外朱鹮繁殖地由8处增加到547处,野生朱鹮种群数量达到2600余只 2021-02-19
忒色 如果宅在家里闷得慌,就到位于宝鸡市胜利塬上的西府老街开启一场“博物馆之旅”吧,网红老街,美食遍地,更有诸多全新博物馆盛装开幕,保你走遍一条街,瞰尽万物风流,体会到超新鲜的味蕾盛宴! 2021-02-09
忒色 “有福同享 过福年”西部网联合支付宝助你更快集五福。2月1日,陕西头条客户端联合支付宝“牛年集五福”活动正式上线。 2021-02-07
忒色 一般谈起中国菜,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中国菜系流派,川、鲁、粤、苏,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2021-02-07
忒色 据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白领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度年终奖最高的城市为北京,平均金额达到13258元,除北京之外,还有5个城市均值过万元 2021-02-05
忒色 2月4日,从陕西省商务厅传来好消息,首批“陕西老字号”企业(品牌)正式对外公布,共有65个企业上榜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