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珠峰脚下的西藏自治区白朗县,是怎么从一个传统的农牧县变成西藏粮仓和果蔬之乡的?
从1998年开始,在山东援藏干部的推动下,寿光的蔬菜大棚被“搬”到了白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如今,万亩蔬菜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老百姓靠着蔬菜种植致了富奔了小康。
蔬菜种植从这里迈出第一步
白朗县的蔬菜大棚种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位于珠峰脚下的白朗县,县域平均海拔4000米,资源匮乏,基础薄弱,曾经是西藏传统的农牧业大县和国家级贫困县。正是山东济南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将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引进了白朗县。
这其中,身为科技特派员、白朗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技术总监的张际明功不可没。20年前,当张际明从山东来到白朗的时候,乡下都是土路,不通电。然而,让张际明难受的,不是生活条件有多艰苦,而是老百姓脑中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祖祖辈辈没有种过蔬菜的农牧民,根本就接受不了大棚种植。“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吃糟粑和牛羊肉的,叶子菜不就是给牲畜吃的吗?不种!”
在白朗县巴扎乡彭仓村,时任村支部书记边巴顿珠带领党员逐一入户,发动老百姓种植蔬菜,换来的结局却是:被老百姓扔了石头。为此,张际明也没少受委屈。
这逼得援藏干部不得不采取迂回的策略。由村干部带头、技术员示范,在援藏资金的支持下,70座土坯大棚在彭仓村率先建成,这是白朗县第一代蔬菜大棚,也是白朗蔬菜产业迈出的第一步。
2011年,彭仓村人均收入首次破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到白朗县首个“万元村”,彭仓村整整走了10年。
一套“组合拳”强壮一个产业
彭仓村的成功实践,让白朗县的干部职工看到了产业之光。
2016年,新一届县委班子请来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让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为白朗的蔬菜产业“把脉”。
虽地处偏远,高寒缺氧,但纯净的自然环境和日照时间长、日均温差大等优势,让白朗成为生产优质农畜产品得天独厚的宝地。当时,大棚蔬菜虽然在白朗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总体上仍然偏小偏散,缺乏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优质经营主体。
为此,白朗县委县政府从顶层设计着手,打出了一套发展蔬菜产业的“组合拳”;县委领导主动登门拜访,寻得一流农业专家,牵头制定高水平的现代农牧业产业总体发展规划;盯准国内龙头企业实施精准招商,量身定做优惠政策;向科技要支撑,与十余个国内专业院校达成合作,培育了上千名本土科技人才……
2016年,日喀则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开工建设。这是白朗县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大项目,占地1600余亩,总投资4.47亿元。
如今,博览园里的莲雾、车厘子、人参果、西瓜、茄子等各类水果蔬菜,常常让人有时空错落的感觉。温室大棚里,瓜果飘香、暖意融融,人们不但可以体验采摘之趣,还能见识滴灌、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各种现代农业技术。
“自开工建设以来,我们共吸纳当地临时用工16500人次,兑现工资1700万元。”博览园负责人孟德利说,截至目前,博览园区建有高效玻璃温室8个、现代温室大棚128个,年产绿色果蔬2000万斤以上,产值5000万元以上。
科技支撑让产业走得更远
23岁的藏族姑娘潘多,是日喀则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负责人,初中毕业后,她曾四处打工,收入不稳定。2017年,潘多主动到博览园学习技术,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她很快熟练掌握了多种果蔬种植技术,工资从3000多元涨到了5200元。
技术人员的帮传带,在白朗的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从未中断。
产业要发展,科技是支撑。面对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白朗县建立了合作体系、联结体系和培育体系,一方面争取上级和援藏机构派出专家团队驻点,同时通过引进企业撬动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全面强化乡土人才和土专家的培养。至今,白朗县220多名科技特派员依然奔忙在田间地头。
经过多年的发展,白朗县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走出一条特色脱贫致富之路。
白朗县委书记陈昊说,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全县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全县7000多户中有3200多户直接参与到蔬菜产业之中,种植面积达1.44万亩,今年产值预计达2.6亿元。3200户群众仅依靠蔬菜产业,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2017年,白朗县在西藏自治区比较早地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
正是因为对科技的重视,白朗县引进一批最新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在蔬菜品种及种植技术上形成了领先优势,现在,白朗有机青稞已经进入了美国市场,有机果蔬深受市场青睐并建成了全西藏首个出口基地,有机枸杞在国际博览会上引发参观者惊叹和关注。
编辑:钟莹
忒色 2021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主会场在汉中市西乡县举办,活动期间同期举办“我要上全运”百场马拉松·汉中市第七届运动会2021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暨“秦巴画卷·灵秀茶乡”半程马拉松赛 2021-03-03
忒色 有着陕西省最美古梯田的汉阴县,已是春意盎然,山间田野里,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桃花、金黄色的油菜花次第开放,吸引着八方游客来此踏青赏花。 2021-03-03
忒色 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段家河镇薛家湾村的千亩樱桃如雪怒放,如一条白色的飘带缠绕在山间,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观赏 2021-02-23
忒色 西安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十二生肖兽首人身俑,均着敞领宽袖袍服,双手拱于胸前,姿态有趣可爱 2021-02-23
忒色 安叔侧身坐在自己的报刊亭里,背后靠着饮料柜,面前摊着各种杂志和小说,今天的报纸压在角落里的杂志下面 2021-02-22
忒色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谢伟 摄 2月21日晚7时30分,在西安市长安区长安中央公园南段,一场以“梦回长安”为主题的灯光喷泉秀,为城市的夜晚增加了美丽的新景观 2021-02-22
忒色 第三阶段,新世纪以来,进入朱鹮种群加速复壮阶段,随着全面保护和生态修复,秦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工饲养和野化放飞在中日韩逐步开展,野外朱鹮繁殖地由8处增加到547处,野生朱鹮种群数量达到2600余只 2021-02-19
忒色 如果宅在家里闷得慌,就到位于宝鸡市胜利塬上的西府老街开启一场“博物馆之旅”吧,网红老街,美食遍地,更有诸多全新博物馆盛装开幕,保你走遍一条街,瞰尽万物风流,体会到超新鲜的味蕾盛宴! 2021-02-09
忒色 “有福同享 过福年”西部网联合支付宝助你更快集五福。2月1日,陕西头条客户端联合支付宝“牛年集五福”活动正式上线。 2021-02-07
忒色 一般谈起中国菜,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中国菜系流派,川、鲁、粤、苏,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2021-02-07
忒色 据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白领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度年终奖最高的城市为北京,平均金额达到13258元,除北京之外,还有5个城市均值过万元 2021-02-05
忒色 2月4日,从陕西省商务厅传来好消息,首批“陕西老字号”企业(品牌)正式对外公布,共有65个企业上榜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