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折腾”的小田书记

时间:2025-11-19 09:16:10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爱“折腾”的小田书记

田磊说

9ca1d596818fc9b5b8142c4089b26e17.jpeg

田磊(右一)在种植基地和村民一起分拣辣椒(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11月16日,宜君县五里镇雷声村种植基地的大棚里,村党支部书记田磊仔细查看辣椒长势。如今,基地的农产品不愁卖,田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品质、叫响品牌上。然而,几年前,田磊还是另一种心境。

2021年,宜君县村“两委”集中换届,计划选用一批年轻、高学历,对农民充满感情、振兴乡村理想坚定、处理问题本领突出的党员任书记、副书记。田磊,正是被寄予厚望的“头雁”之一。

回到老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开始,田磊并没有头绪。“那时,村庄空心化,没产业,不知道要做什么。”田磊说。

压力之下,田磊想过撂挑子。后来,在镇上领导的劝说下,他选择调整心态,重新出发。

当好村干部光靠情怀和热情不够,需要“跳出去”找办法。从浙江到江苏,从北京到山东,趁着五里镇党委组织“头雁”培训活动,田磊等一批“头雁”走进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学习经验、开阔眼界。

在一线“课堂”中,田磊近距离感受乡村发展脉动,在比较中学先进、找差距,渐渐有了发展思路。

“要像一面旗帜立在那儿,让群众看到咱干事的决心。”田磊说。

2021年10月,田磊代表村集体签下了42座设施大棚的承包合同。第一茬种的芹菜、香菜,市场反响不错。看到效益,田磊又提出种哈密瓜。

“咱当地没种过,风险太大!”有村民直摇头。“传统农作物收益低,把大棚种出特色才有出路。”田磊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说服了大家。

解决完一个问题,又有新的问题出现。2022年春,数十万株瓜苗运到雷声村,技术员却临时有事来不了。田磊带着党员干部和村民,一边通过微信视频通话请教,一边整地、起垄、覆膜、栽苗……

那一年,看着幼瓜长得“一点也不像哈密瓜”,田磊心里直打鼓。直到丰收,他才松了一口气。成熟的哈密瓜品相好、口感佳,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有了这次成功的实践后,2023年,田磊再次“冒险”种羊肚菌。村里的大棚也从42座增加到207座。

“你种过吗?”“赔了谁负责?”彼时,种羊肚菌在当地尚属新鲜事,村民的质疑声不断。

为了打消村民顾虑,田磊提出与企业合作——企业出资,村集体以大棚入股,村民进棚务工,实现多赢。

那一年,羊肚菌种植为村集体创收30余万元,村民务工收入超过70万元。

“我在羊肚菌棚务工3个月,挣了1.4万元,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田磊有本事。”村民徐翠萍说。

为了推动羊肚菌产业提质增效,2024年,田磊又推动村上发展菌种制作产业,将菌种成本从每亩2万元降低到1.2万元。

“我们要做的不是代替村民干活,而是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大家有前进方向,能看到未来。”田磊说。

今年,“宜于君来”“福地雷声”等商标相继注册,村里的产品有了自己的品牌。

如今的雷声村,村集体出钱为农民的玉米地买保险、为村民补贴医保和养老保险,人居环境也焕然一新。

村里定期开展“五美庭院”评比晾晒活动,村民主动收拾院落、栽种花草,家家户户都成了“风景线”。基础设施短板也在逐步补齐。雷声村通过“争取一部分、村上拿一部分、筹资筹劳一部分”的办法,提升改造巷道和农户院落连接路3.5公里,维修破损水渠1.5公里,维修旧墙3500平方米,新建门前花园2000平方米。

“过去招引人才没底气,现在我们敢叫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一起奋斗出火红日子。”田磊说。

从迷茫想“逃离”到带领村庄蝶变,现如今,田磊成长为懂得搭建平台、营造生态的“策划者”。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田磊和村民脚下徐徐铺开。

近年来,田磊参与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共同举办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宜君县2022年度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中获得第一名,还荣获2024年度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被共青团中央通报表扬。雷声村获得宜君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称号。田磊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小田书记”。

田磊的蝶变是宜君县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缩影。近年来,宜君县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头雁培育”工程,全面提升带头人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随着乡村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发展机会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在外人才选择返乡创业就业,形成“‘头雁’引领、产业聚才、人才兴村”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 赵杨博 通讯员 熊建辉 张琼

编辑:韩睿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