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脉”大模型发布!中国煤炭化工地质勘探迈入AI时代

时间:2025-10-23 08:08:44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探脉”大模型发布!中国煤炭化工地质勘探迈入AI时代

该模型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自主研发,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地勘业务的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煤炭化工地质全链条的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体系,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10月21日,国内首个聚焦煤炭化工地质勘探领域的行业大模型——“探脉”大模型在西安发布。该模型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自主研发,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地勘业务的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煤炭化工地质全链条的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体系,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巡视员唐正国表示:“这标志着我国煤炭化工地质勘探正式迈入智能化、精准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勘探正加速向地球深部推进,叠加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持续提高,传统地勘方式在效率、精度和适应性上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为破解行业痛点,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整合70余年积累的地勘历史数据,建设高水平AI算力基础设施与地学大数据实验室,经过持续技术攻关,成功打造“探脉”大模型。

“该模型深度挖掘埋藏在历史数据中的地质规律,将地勘人员数十年绘制的高精度图件、地质演化资料及各类生态修复方案转化为AI数据集,持续丰富模型智能储备,推动行业从传统的经验驱动全面转向AI主导的数据驱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大数据中心主任王江涛介绍。

作为地勘领域的智能化革新成果,“探脉”大模型目前已覆盖300余个专业应用场景,在矿山绿色低碳开采、智能精准找矿预测、生态灾害监测预警三大核心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其功能多元,既是地质勘查的“透视之眼”,突破传统认知局限,实现深部矿产智能预测、找矿靶区自动圈定,大幅提升勘查精度与效率,也是生态修复的“精密罗盘”,通过模拟推演优化修复方案,为矿山环境治理提供精准决策依据,更是灾害防控的“前哨雷达”,实时接入多源数据智能识别安全隐患,筑牢行业安全防线。

“‘探脉’大模型的价值不仅在于挖掘传统地质数据的潜在价值、覆盖核心业务场景,还在于为一线工作者配备了‘数字地质专家’,将显著提升决策效率并减少人工误差。”王江涛说,“探脉”绝非单一模型,而是一套持续进化的地勘智慧系统,将推动行业模型、高质量数据集与行业知识图谱不断完善,助力地勘行业加速智能化转型,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与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更多智慧力量。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