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在陕西圣泉乳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巡检自动包装生产线。 记者 付玉玮 摄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今年以来,杨凌示范区深化全省“三个年”活动,将农科资源优势与政务服务效能深度融合,通过出台实打实的惠企政策、提供“心贴心”的精准服务,为经营主体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成长支持体系。
从小微企业到龙头企业,如今,在杨凌示范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政企携手、发展共赢的生动图景正加速绘就。
暖心服务,解燃眉之急
对小微企业而言,办事效率往往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信心。
10月9日,说起创业经历,杨凌诚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建周深有感触地说:“杨凌示范区的政务服务,让我的创业之路顺畅了许多。”从2021年6月开工建设至2022年8月公司正式投产,工作的进度超出了他的预期。
速度背后,是杨凌示范区推行的行政审批联合办公和“审批+”一站式服务。“审批人员集中在一起办公,针对食品加工企业的合规要求提前辅导,一次性把问题说清,让我们不用来回跑。这种一站式服务非常高效。”许建周说。
让许建周印象深刻的还有今年6月的一次“资金急救”。
“当时企业资金周转出现缺口,生产线眼看要停,我急得好几晚没睡着。”许建周说,得知情况后,杨凌农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长安银行杨凌示范区支行和杨凌示范区不动产登记局三方联动,启动涉农企业纾困绿色通道,24小时内为他们争取了500万元纾困基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如今,许建周多了一个新身份——杨凌示范区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他说:“政府真心实意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就能更专心谋发展。”
今年,杨凌示范区新聘了20名像许建周这样的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拓宽营商环境问题收集反馈渠道,营造了“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参与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精准施策,拓宽成长空间
“选择落户杨凌示范区,就是因为这里真心实意关心企业。现在看来,我们没选错。”10月9日,陕西圣泉乳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泉乳业”)执行董事史毅华说。
目前,圣泉乳业构建了从奶源牧场到用户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被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国际专家评审委员会授予“世界羊乳加工样板工厂”。
企业快速成长,离不开“精准滴灌”的帮扶。
“从拿地建厂到设备更新,政府部门从来不是‘等企业找’,而是做到了主动靠前服务。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让史毅华惊喜的是,政府还帮着“搭平台”。
去年上半年,杨凌示范区牵线搭桥,不仅带着圣泉乳业等企业去海外参加展会,还帮助企业办理出口资质、拓展国际“朋友圈”。眼下,圣泉乳业已与乌兹别克斯坦、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客商达成合作意向。今年,圣泉乳业预计年收入3亿元,还将成为农高会田间展的分会场。
“在杨凌示范区,企业可以心无旁骛谋发展,其他难题有政府协力解决,这正是理想的发展环境。”史毅华的感受,诠释了杨凌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扎实成效。
今年,杨凌示范区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再出新招:在全省率先构建以信用为基础,审批、监管、执法、服务四位一体、便民高效的“信用+政务”生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闭环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综合查一次”改革,检查频次缩减50%以上,让“无事不扰”落到实处。
全程护航,助力“拔节生长”
“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政府部门的支持至关重要。企业在农科城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帮助。”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永林说。
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是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市场推广销售于一体的种业企业。这类企业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和完善的市场推广体系。截至目前,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4个小麦品种已通过国家审定。
然而,发展路途并非一帆风顺。
“企业曾面临科研用地紧缺的问题。政府部门得知后积极协调跨区域资源,为我们争取到合适的育种地块,还为企业添置了智能仪器,推动我们的育种规模和水平实现飞跃。”徐永林介绍,企业累计科研投入超5000万元,其中超半数源于政府补贴。
“政府部门还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引导我们持续创新,让我们有信心为种业振兴持续贡献力量。”徐永林说。
聚焦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杨凌示范区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在种子生产经营等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审批”模式,高信用企业可享受“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审前辅导+审批提速”服务;金融部门量身定制“种业e贷”“金种贷”等信贷产品,精准化解企业融资难题。
“我们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深入一线为企业排忧解难。”杨凌示范区营商办主任卫景芳表示,未来,将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出更多具有农科城特色的服务举措,吸引更多企业落户,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记者 付玉玮 通讯员 郭媛媛
编辑: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