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受热捧 匠心出佳作 共鸣赢口碑

时间:2025-08-13 08:02:57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化中国行丨《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受热捧 匠心出佳作 共鸣赢口碑

见习记者 周思言 记者 师念2025年暑期档,多部影片凭借优质内容赢得观众青睐,票房成绩亮眼,不仅丰富了观众的文化娱乐体验,更展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活力与潜力

2025年暑期档,多部影片凭借优质内容赢得观众青睐,票房成绩亮眼,不仅丰富了观众的文化娱乐体验,更展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活力与潜力。

截至8月12日12时,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全国票房已超过88亿元。其中,《南京照相馆》上映19天,票房22.72亿元,《浪浪山小妖怪》上映11天,收获6.28亿元票房。这两部影片凭借过硬的品质引发大众广泛关注和讨论,成为暑期档“顶流”。

此外,二战反法西斯题材影片《东极岛》用历史叙事打动观众,斩获2.29亿元票房;国产大IP续作《罗小黑战记2》表现不俗,收获4.14亿元票房,延续了系列作品的口碑与热度;外国引进影片中,《侏罗纪世界:重生》与《F1:狂飙飞车》合力拿下超过10亿元票房。

国产主导 用心耕耘

今年暑期档,国产片在票房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题材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满足了不同观众的观影需求。

热门影片的成功并非偶然,背后是创作团队的耕耘。

8月11日,《南京照相馆》编剧张珂在采访中表示,创作团队在剧本筹备阶段做了大量、扎实的资料储备工作。剧组还原了日军攻陷南京后在城墙上刷白漆写时间等历史细节。

“在剧本筹备阶段,我们团队就将能搜集到的所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汇入线上资料库,每天有定时定量的阅读任务,并且会把自己读后的感受和联想标注出来,分享给其他主创。开机之后,我们将这份资料拷在硬盘里,供演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学习。”张珂说。

创作团队还深入研究了当时南京的地图、市民生活资料、繁华街道布局、热门饭馆名称、流行歌曲和电影等,将普通人的生活巧妙融入故事中,让历史有温度、有细节。以“照相馆”作为核心意象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照片是最直接、最真实的历史载体,对中国人而言是“记忆的匣子”,对侵略者而言则是罪行的铁证。日军既想用照片炫耀武力,又想粉饰暴行,最终照片成为定罪的“回旋镖”,这一设计让影片的历史意义更加深刻。

《浪浪山小妖怪》的创作同样倾注心血。该片与动画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同步开发,制作团队在短片引发打工人共鸣后,在电影中强化小人物生存特质。《浪浪山小妖怪》由超过600人的团队耗时4年打造,有2000多张场景图和1800多组镜头,剧本写作、分镜绘画各耗时超过一年。在艺术表达上,团队坚持二维手绘风格,融入国画技法与光影色彩,让画面既有中国画韵味,又具视觉冲击力,还将山西古建筑元素融入场景,传递中式审美。角色设计上,聚焦小野猪、蛤蟆等“草根”动物,赋予不同性格,以“组团—成长—变化”模式讲述故事,引发观众情感共振。

传递温情 引发共鸣

8月10日,在西安市大明宫万达影城,影迷云娜二刷了电影《南京照相馆》。她说:“很多人也许因为害怕不敢看这部电影,但这些痛苦是需要我们铭记的。影片让我们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相信平凡生命中蕴含的勇气可以穿透黑暗。”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生史蕊芝说:“《南京照相馆》摒弃宏大叙事,将镜头对准战火中的普通人,每个角色都刻画得丰满立体。作为观众,我们亦是历史的幸存者。这份记忆虽沉重,但绝不能割断。铭记,是最好的祭奠;自强,是最深的铭记。”

纵览暑期热门电影,无论是回望历史的厚重之作,还是观照现实的温情故事,都以真挚的情感连接观众,在传递价值观的同时温暖人心。

《浪浪山小妖怪》的影迷中,20岁至34岁的年轻观众占比超六成,三代同场观影率达30%。小朋友为黄鼠狼精的脱口秀笑弯了腰,父辈在蛤蟆精拾腰牌的情节里看到自己的职场执念。影片展现了对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通过真诚的叙事、独特的视角形成强大的市场感召力。这种“小切口、深挖掘”的创作思路,为国产动画提供了一种突围方向。不少网友表示,《浪浪山小妖怪》中的“职场梗”让打工人秒懂,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引发强烈共鸣。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王昕表示,《浪浪山小妖怪》中的小妖怪展现了一种可能性: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都可以“活成我喜欢的样子”。他们的疑惑、挣扎、失败与新生,成为西游故事新的入口,能够引发观众的共情。

这个暑期,中国电影市场用优质的作品和亮眼的票房,为观众送上了一场文化盛宴,也展现了中国电影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见习记者 周思言 记者 师念

编辑:韩睿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