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六日,在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超高压产品制造部生产车间,工人在进行断路器操作试验。 记者 田若楠摄
机器轰鸣,产线繁忙。6月26日,在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超高压产品制造部生产车间,工人忙着进行断路器操作试验。
“断路器是关键的电力控制设备,起着保护、控制和隔离的作用。”超高压产品制造部生产副经理邢猛说,今年以来,生产线一直满负荷运转,产值和产量实现“双过半”。
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具备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封闭式组合电器、发电机断路器、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开关及抽水蓄能成套设备等,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几年,随着我国电网建设进入高峰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的订单量不断攀升。去年起,公司进行“登高”扩产,通过人员培训、优化工艺等措施,提升运行效率,保障市场供应。
“今年上半年,公司订单量大幅增长,产能利用率达100%,产值同比增长超10%。”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制造中心策划室主任陈啸说。
在市场需求的强势带动下,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同样订单不断。
6月27日,在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缓缓站立起来,开始模拟训练。
“这款机器人是我们的首研产品,专为下肢功能障碍患者设计,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生产部长马旭说,目前,公司推出13款、50多个型号的产品,覆盖全国30多个省(区、市),累计服务患者超1亿人次。今年上半年,核心产品肌电生物反馈仪销售超300台。
成立于2017年的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属的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技术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深耕康复赛道,通过“机器人技术+智慧康养”的创新模式,成为国内智慧康养领域的领军企业。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持续火爆,机器人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瑞说,上半年,公司的订单量增长一倍多,业绩产值与去年全年持平。
订单量持续攀升,行业“领头羊”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持续向高端市场拓展,加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大伙儿一直在忙生产、赶订单。”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营销中心主任王锋刚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06%,桥总成产销同比增长10%。
汽车产业是陕西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为推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省工信厅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效应,产业发展实现量质齐升。
眼下,陕西汽车企业忙生产、赶订单,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陕汽重卡扩能基地总装车间,无人搬运车往来穿梭,全自动零部件在空中有序输送。前5月,陕汽各类卡车销量达7.17万辆,同比增长7%,在国内市场份额中占比达16%。
在陕汽、比亚迪、吉利等龙头企业带动下,陕西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前5月,陕西汽车产量达78.9万辆,同比增长29.3%,高于全国18.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56.1万辆,同比增长36.6%,占全省汽车总产量的71.1%。
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省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陕西以“链长制”为抓手,通过内培外引聚集了一批相关企业,省内配套率迅速提升至57%,汽车产业虹吸效应越来越强。
在西安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流水线上忙碌地组装各种零部件,平均75秒就能组装完成一台汽车空调主机总成。
指着刚刚下线的产品,西安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锌铨说:“我们的产品能耗低,可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今年,公司加强与本地车企合作,扩充产品品类,启动生产前端模块散热器总成等,全年目标产值1.9亿元。”
从生产车间到创新一线,拼搏奋进的热潮席卷三秦大地。
作为全球首家量产工业级半极性氮化镓材料的企业,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在微型显示屏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
“今年订单量暴增,公司正在紧张扩产。”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牛献龙说,扎根陕西8年,公司已经成长为全球领先的量子点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可应用于XR虚拟影棚、直播背景屏、AR眼镜等。
应用广泛的光子产业是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陕西在国内率先发布“追光计划”,不断完善光子产业发展生态,引进30多家省外重点企业落户,光子产业产值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递增,总产值超过300亿元。
“在实验室,我们完成了从‘0’到‘1’;在西安,实现了从‘1’到‘100’。”中智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金鹏程说,落户陕西,更加坚定了公司扩大投资的信心。今年以来,公司订单量持续攀升,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亿元。
向高攀,向新行,陕西加速构建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梯次发展格局,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光子、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工业新增产能项目跟踪服务力度,持续开展“暖企行动”,指导各市(区)积极举办产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力促全省工业经济发展质效提升,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牢基础。(记者 苏怡 田若楠)
编辑:王瑜